(洪荒纪年,盘古开天辟地后七百八十三年,昆仑虚鸿蒙宗)
一、风起昆仑
鸿蒙宗山门隐于昆仑山脉最深处,被一层淡青色的“隐匿阵”笼罩。阵外是洪荒初开的苍茫林海,先天凶兽嘶吼不绝;阵内却如世外桃源,灵雾缭绕,仙鹤衔芝,十二座白玉峰峦按“地支”方位排列,峰顶各悬一盏“鸿蒙灯”,灯焰呈混沌色,照得虚空泛起涟漪。
源风子立于主峰“玄空峰”的观星台上。
他身着一袭月白道袍,袍角绣着三枚旋转的风纹,发丝被阵内流转的灵气拂起,露出一双清澈却藏着万千气流的眸子。作为龙宇座下“源七子”之一,源风子掌“风之法则”与“空间感应”,其修为本领不在于杀伐,而在于探查、推演与记录——此刻,他手中正捏着一枚巴掌大的“风信石”,石面上密布细密的纹路,每一道纹路都对应着洪荒某处的气流波动。
“源风师弟,师尊有令。”
一道沉稳的声音自身后传来。源风子转身,见玄空长老缓步走来。玄空身着墨色道袍,手持一柄刻满星图的玉拂尘,面容清癯,双目似含星河——他是龙宇亲封的鸿蒙宗大长老,掌宗门典籍与外事推演,此刻眉宇间带着一丝凝重。
“玄空师兄。”源风子拱手行礼,“风信石刚传来异动,不周山方向的气流……有些古怪。”
玄空拂尘轻挥,一道水镜凭空浮现,镜中映出洪荒西陲的景象:一座撑天拄地的巨山直插云霄,山体由混沌色岩石构成,表面流淌着金色的岩浆,山巅隐在紫电云层中,正是盘古脊柱所化的不周山。此刻,水镜中的不周山外围,气流正以一种诡异的规律旋转,时而化作龙形,时而散为凤影,却始终绕着山体西北麓的一处断崖盘旋。
“师尊(龙宇)于起源殿观星时,见不周山有‘道纹隐现’之兆。”玄空沉声道,“盘古大神开天辟地后身化万物,其精气神散入洪荒,唯不周山承载其脊椎本源,或许藏有他开天时遗留的阵纹。这些阵纹若能解读,或可窥得‘开天大道’的边角,对我鸿蒙宗完善《洪荒阵考》至关重要。”
源风子眼中闪过精光。他自诞生起便痴迷阵法,尤爱探究天地自然形成的“先天阵纹”,鸿蒙宗藏经阁中那部尚未完成的《洪荒阵考》,便是他与玄空合力编撰,已收录了雷泽的“雷霆阵”、东海的“潮汐阵”等二十七种先天阵法,唯独缺盘古直系遗留的阵纹。
“弟子愿往。”源风子躬身领命,“风之法则可助我穿透不周山的罡风层,空间感应能捕捉最细微的道纹波动。”
玄空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枚青铜令牌,令牌上刻着“鸿蒙”二字,边缘环绕着十二道云纹:“此乃‘鸿蒙令’,可暂借你调动宗门三成阵力护身。不周山虽为圣地,却也藏着先天魔神残魂与混沌煞气,万事小心——若遇不可解之险,捏碎令牌,我即刻以‘乾坤挪移阵’接你回宗。”
“弟子明白。”源风子接过令牌,指尖触及令牌的瞬间,便感应到其中蕴含的磅礴阵能,足以抵挡准圣初期的全力一击。
玄空又道:“师尊还说,若见阵纹中有‘太极生两仪’之象,不必强行解读,只需记录其轮廓即可。盘古大道过于霸道,以你我目前修为,强行参悟恐遭反噬。”
“谨记师尊教诲。”
源风子再行一礼,转身踏空而起。身形化作一道淡青色流光,穿破鸿蒙宗的隐匿阵,朝着西陲不周山的方向掠去。风信石在他掌心微微发烫,石面上对应不周山的纹路,正以更快的频率闪烁着。
二、不周险境
洪荒大地广袤无垠,昆仑虚至不周山,即便以源风子的遁速,也需三日路程。
第一日,他途经东荒的“万木林”。林中生长着盘古树毛所化的先天古木,树干上自然形成“木之阵纹”,能引动草木灵气攻击外来者。源风子并未硬闯,而是运转风之法则,化作一缕清风,顺着木纹间的缝隙穿梭而过——他的道袍与林中气流融为一体,连最敏锐的“噬木虫”都未能察觉。
第二日,他渡过“幽冥河”。河水呈墨黑色,泛着腥臭,水下藏着无数盘古精血所化的“幽冥煞”,触之即腐。源风子取出玄空所赠的“避水珠”,珠子散出莹莹白光,在他周身形成一道无形屏障,河水自动分流,连煞气相都无法近身。途中,他还见河面上漂着一具巨大的骸骨,形似巨蛇,却生有九首,正是不久前被祖巫句芒斩杀的凶兽“九婴”残尸——龙汉初劫虽未全面爆发,但洪荒大地上的凶兽争杀早已此起彼伏。
第三日正午,不周山的轮廓终于出现在天际。
越靠近不周山,天地间的威压便越沉重。那是盘古脊柱残留的“开天威压”,仿佛一柄无形的巨斧悬在头顶,让生灵本能地心生敬畏。源风子收敛气息,将遁速放缓至三成,目光扫过山体:
不周山通体由“混沌顽石”构成,这种石头是开天时未被完全分化的混沌之气所化,坚硬无比,寻常先天灵宝都难留下痕迹。山体表面并非光滑,而是布满沟壑,沟壑中流淌着金色的“盘古血精”所化的岩浆,散发出灼热的气浪,将周围的云层都烤得扭曲。山巅之上,紫电狂舞,那是盘古开天时逸散的“开天紫电”,蕴含着破灭与新生的双重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