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霄宫讲道终章:鸿钧择人之机
紫霄宫的云纹地砖上,仍残留着鸿钧讲道时逸散的“太初紫气”,如游丝般缠绕在三千先天神只的衣袂间。此时距鸿钧首次开讲已过七日,殿内烛火通明,映照得穹顶“天道符文”愈发璀璨——那是鸿钧以自身道基引动的洪荒法则显化,每一道符文都对应着一处天地运转的核心节点。
玄空立于殿侧偏后处,一身素色道袍不染纤尘。他未像三清那般盘膝悟道,也未如女娲、伏羲般窃窃私语推演机缘,只是双手捧着一卷兽皮册,笔尖以“先天元水”蘸取“洪荒本源墨”,正逐字记录殿内符文的流转轨迹。册页上,《紫霄初论》已写满大半,从“盘古开天与法则初生”到“先天生灵与气运绑定”,每一笔都透着严谨——这是龙宇临行前的嘱托:“鸿蒙宗需为洪荒留‘史’,而非争‘势’。”
殿中多数神只的注意力仍焦着在鸿钧座前的“造化玉碟”残片上。那残片悬浮于半空,不时泄露出一缕“道韵”,引得鲲鹏、白泽等神只频频侧目,眼中藏着觊觎。唯有少数人注意到玄空的异常:他自始至终未向造化玉碟投去一眼,笔尖记录的速度竟与鸿钧道音的节奏完全同步,仿佛能看透道音背后的法则本质。
鸿钧的声音突然顿住。原本回荡在殿内的道韵如潮水般退去,烛火的跳动也变得平缓。他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并未扫向争抢机缘的神只,反而越过人群,落在了玄空身上。那目光似包含着整片洪荒的时间长河,能洞穿玄空的修为、道基,乃至他身后鸿蒙宗的隐世之秘。
“汝名玄空?”鸿钧的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一位神只耳中。
玄空手中的笔微微一顿,随即合上兽皮册,上前一步躬身行礼:“晚辈玄空,见过鸿钧道尊。”他的声音平稳,既无谄媚,也无惶恐——这是龙宇传授的“鸿蒙心境”,以本源之力稳固神魂,不被外力威压所扰。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三清停下悟道,女娲抬眸看来,鲲鹏、毕方等神只更是面露诧异:这无名道者何德何能,竟得鸿钧主动垂询?唯有伏羲指尖轻掐八卦,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推演到“紫霄宫有‘法则之赠’,当归隐世之人”,此刻看来,玄空便是那“隐世之人”。
二、玄空面见鸿钧:问对显道心
鸿钧微微颔首,示意玄空近前。待玄空走到座前丈许处,鸿钧才缓缓开口,问题却出乎意料:“七日讲道,汝未取一缕紫气,未争半分机缘,只埋头记录。可知为何?”
玄空抬眸,目光与鸿钧对视——他能看到鸿钧瞳孔中倒映的洪荒山川,也能感受到对方道基中蕴含的“天道平衡”之意。他定了定神,如实答道:“晚辈奉师命‘观劫录史’。洪荒初诞,法则未稳,龙汉初劫已现端倪。晚辈所求,非自身成道之机缘,而是明了‘法则如何运转’‘劫数为何生发’,方能为洪荒留存一线‘真相’,供后世生灵借鉴。”
“观劫录史?”鸿钧的指尖轻轻敲击着座侧的玉案,案上的造化玉碟残片随之泛起微光,“汝师何人?为何避世不出?”
“家师讳‘宇’,居昆仑虚起源殿,言‘洪荒有其定数,外力不可妄扰’。”玄空并未隐瞒龙宇的存在——以鸿钧的修为,若想探查,鸿蒙宗的隐匿阵根本无法遮掩。他接着补充道:“家师虽隐世,却未弃洪荒。此前三族因灵矿冲突,家师曾以鸿蒙盘微调气运,为洪荒争取发育时间;西极魔气初现时,家师亦暗中净化魔念,阻罗睺阴谋。”
鸿钧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淡然。他早已感知到洪荒深处有一股“超脱法则”的本源之力,却未想到其主人竟有这般“护而不扰”的心境。他沉默片刻,又问:“汝观吾七日讲道,对‘天道法则’有何见解?”
玄空沉吟片刻,从怀中取出另一卷空白兽皮册,以先天元水笔快速画了一幅图:图中上方是“天道意识”的虚影,下方分作“山川、生灵、灵脉、气运”四部分,彼此间以细线连接,线中标注着“因果”二字。“晚辈浅见:天道法则如一张大网,‘先天五太’为网之根基(太易为无、太初为气、太始为形、太素为质、太极分阴阳),‘三才四象’为网之经纬(天、地、人对应法则运转的三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对应四方法则守护)。生灵与万物皆在网中,一举一动皆牵动‘因果线’,因果累积则生‘气运’,气运失衡则引‘劫数’。”
他顿了顿,指着图中“三族”的位置:“如今龙族据四海、凤族掌南域、麒麟族霸中洲,三族争夺灵脉时,因果线已纠缠如乱麻,气运彼此倾轧——这便是龙汉初劫的‘法则诱因’。晚辈记录这些,便是想日后若有生灵查阅,能知‘劫数非天道无情,实乃万物失衡之果’。”
鸿钧静静看着那幅图,又看了看玄空眼中的“无求之心”,缓缓点头:“汝观法则,不重‘利用’,而重‘理解’;记洪荒,不重‘私利’,而重‘传承’。这般道心,倒合了‘天道拾遗’的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