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道拾遗》现世:形制与赐经异象
话音落时,鸿钧抬手从袖中取出一卷经书。那经书并非兽皮或竹简所制,而是以“混沌蚕丝”织就,书页薄如蝉翼,却透着温润的本源光泽;封面无任何文字,唯有一道“天道符文”悬浮其上,符文流转间,竟与紫霄宫穹顶的法则符文隐隐呼应。
“此卷名《天道拾遗》,乃吾悟道以来,记录洪荒法则运转之秘的手稿。”鸿钧将经书递向玄空,指尖刚触碰到玄空的手掌,经书便骤然绽放出七彩霞光。霞光自紫霄宫蔓延而出,穿透殿宇,映照在洪荒的山川河流之上——东荒的太阳星因此多了一层金边,北境的寒冰泉泛起暖意,西极的魔气被霞光逼退数里,四海的龙族、南域的凤族皆抬头望向紫霄宫方向,眼中满是敬畏。
玄空只觉掌心传来一股温和却磅礴的力量,那力量顺着手臂涌入神魂,竟将他此前记录《紫霄初论》时残留的“法则碎片”尽数整合。他低头看向经书,只见封面的符文缓缓融入书页,书页上开始浮现出金色的文字——那文字并非洪荒通用的“先天文”,而是“法则本身的印记”,即便不识字,只要凝神去看,便能理解其中含义。
“此经共分七卷,”鸿钧的声音伴随着霞光传入玄空耳中,“一卷记‘法则本源’,二卷记‘运转机制’,三卷记‘因果与气运’,四卷记‘劫数演化’,五卷记‘先天生灵与法则的契合度’,六卷记‘法则漏洞与补全之法’,七卷记‘天道意识的成长轨迹’。”
他顿了顿,补充道:“吾知汝师有‘超脱之道’,此经未必能助他进阶,却能让汝等更清晰地看清洪荒的‘根’。日后龙汉初劫爆发,汝可依经中记载,辨明劫数的‘法则节点’,护那些无辜生灵——这也是吾赐经的本意:天道需‘平衡’,既要有‘弱肉强食’的法则,也要有‘护持无辜’的善念。”
玄空双手捧着经书,再次躬身行礼,声音带着一丝郑重:“晚辈谢道尊赐经。鸿蒙宗必不负道尊所托,以经为引,护洪荒无辜,录法则真相。”
此时,殿中的霞光渐渐散去,《天道拾遗》的书页也停止了发光,恢复成最初的温润模样。三清、女娲等神只看着玄空手中的经书,眼中虽有羡慕,却无人敢上前争抢——鸿钧的态度已很明确,此经只属玄空,若有人觊觎,便是违逆天道之意。
四、《天道拾遗》核心内容:洪荒法则全景录
玄空离宫后,并未急于返回鸿蒙宗,而是在紫霄宫附近的“悟道崖”停留了三日,初步研读《天道拾遗》的核心内容。经书中的每一卷都细节详尽,甚至附带了鸿钧手绘的“法则图谱”与“推演案例”,以下为玄空批注整理的关键信息:
第一卷:法则本源——洪荒的“根”
- 先天五太的具象化:经中记载,“太易”并非绝对的“无”,而是“法则未显的混沌状态”,盘古开天时,太易生太初(先天一气),太初凝聚成太始(有形无质的法则轮廓),太始固化为太素(有质无形的本源物质),太素交融生太极(阴阳分化,形成山川、星辰等实体)。书中附“五太演化图”,标注着每一步演化所需的“本源之力阈值”——如太易转太初,需盘古精血中的“开天之力”催动。
- 核心法则的诞生顺序:首生“空间法则”(对应帝江的祖巫本源),次生“时间法则”(隐藏于洪荒深处,仅时间长河支流可见),再生灵、死、水、火、风、雷、地、天、金、木、土、冰十二基础法则(对应十二祖巫的本源)。书中特别注明:“空间法则为‘骨’,时间法则为‘脉’,十二基础法则为‘血肉’,共同构成洪荒法则的骨架。”
- 法则的“不可违逆性”与“弹性”:如“弱肉强食”是法则的“不可违逆性”,但“强者不可滥杀无辜”是法则的“弹性”——若强者肆意屠戮,会引发“因果反噬”,导致自身气运衰败(书中举例:若某凶兽单日屠杀生灵过万,三日内必遭天雷劈击,此为法则的“自动纠错”)。
第二卷:运转机制——法则的“血脉流动”
- 法则的“循环系统”:以“灵脉”为输送通道,将“先天之气”转化为“洪荒本源”,再分配给山川、生灵、星辰。书中附“洪荒灵脉分布图”,标注着十二条主灵脉的走向——如中洲的“昆仑灵脉”是最大主脉,源头连接盘古脊椎所化的不周山,灵气输送量占洪荒总量的三成。
- 法则的“调控节点”:共分三处——不周山(盘古残魂所化,调控空间稳定)、太阳星与太阴星(调控阴阳平衡)、幽冥谷(调控生死循环)。书中记载:“若某一节点受损,法则会自动启动‘备用机制’,如不周山若裂,太阳星会增强阳气,暂时稳固空间。”
- 法则与生灵的“互动”:生灵修炼时,会“吸收法则碎片”融入道基,如三清吸收“阴阳法则”,女娲吸收“生命法则”;同时,生灵的行为也会“反馈法则”,如人族诞生后,因“善悟”特质,推动了“智慧法则”的诞生(书中预判:“人族兴,则智慧法则盛,或能补全洪荒法则的‘缺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