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洪荒少有的“分判之地”——渊底常年飘着两团云,一团是清灵的白气,往上飘,聚在渊顶,形成一层薄薄的云幕;一团是浑浊的黑气,往下沉,积在渊底的黑泥里,连最坚韧的灵根都扎不进去。龙汉初劫时,三族曾在这里打过一架,龙族的水、凤族的火、麒麟族的土混在一起,把清浊二气搅得一团糟,直到劫后三个月,才慢慢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元始站在渊边的望岳台上,一身玄色道袍,腰系玉带,手里捏着一枚从鸿钧那里得来的“清浊珠”。珠子里一半是白,一半是黑,转动时会发出细微的“嗡嗡”声,像是在模仿清浊二气的流转。他刚从东荒回来,看到妖族的帝俊和太一在太阳星上祭炼东皇钟,金乌真火把东荒的云彩都烧得变了色;又看到巫族的共工在西极治水,洪水漫过良田,把人族的部落冲得七零八落。
“清者不清,浊者不浊,这洪荒,少了点‘规矩’。”元始皱着眉,把清浊珠往渊里一抛。珠子刚落到清浊二气中间,就炸开了——白气往珠炸的地方聚,黑气也往那里涌,原本泾渭分明的两团气,竟缠在了一起,像拧成了一股绳。
可没过多久,白气又慢慢往上飘,黑气往下沉,最后还是分成了两团,只是比之前更凝练了。元始眼睛一亮,赶紧凑近渊边细看——清浊二气相遇时,不是互相吞噬,而是各自守住自己的“界”,白气不往下沉,黑气不往上飘,却在中间形成了一道淡淡的灰气,既不清也不浊,却把两团气稳稳地分开。
“分则有序,合则生乱。”元始抬手,对着清浊二气虚抓。渊顶的白气立刻聚成一道白色的光带,落在他的左手;渊底的黑气聚成一道黑色的光带,落在他的右手。两手一合,黑白光带缠在一起,却没有混乱,反而像太极图似的,慢慢转动起来——白色的光带在外圈,黑色的光带在内圈,中间的灰气成了连接两者的轴。
就在这时,渊底传来一阵异动。元始低头一看,是龙汉初劫时掉在这里的定海神针碎片,被黑气裹着,慢慢往上浮。碎片刚碰到中间的灰气,就“咔嚓”一声裂了,碎片里的杂质(浑浊之气)被黑气吸走,剩下的精金(清灵之气)被白气卷走,最后只剩下一枚小小的金珠,落在渊底的黑泥上,竟慢慢长出了一株灵根。
“原来如此。”元始恍然大悟。洪荒就像这清浊渊,有先天神只、有巫族妖族、有人族凶兽,就像清浊二气,各有各的本性。如果不管不顾,让它们随意混杂,就像三族混战那样,只会生乱;只有给它们定个“界”,让清者归清,浊者归浊,再用“纲常”(中间的灰气)把它们连起来,才能有序。
比如妖族主天,就该守天规,不能随便用真火焚地;巫族主地,就该护地脉,不能随便让洪水漫流;人族居中,就该修教化,不能随便被奴役。这就是“清浊分判”的道理——不是要灭掉哪一方,而是要让每一方都在自己的“界”里行事,不越矩,不混乱。
元始闭上眼,将黑白光带融入体内。丹田内的道种立刻与光带共鸣,原本只有一道白光的道种,慢慢分出了一道黑光,两道光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太极虚影。虚影转动时,他的神识忽然散开,覆盖了整个清浊渊——他能清楚地“看”到白气里的先天灵韵,黑气里的浊世尘埃,甚至能看到渊底黑泥里藏着的三族残魂,正顺着黑气慢慢消散。
“残魂归浊,灵韵归清,这才是应有的秩序。”元始抬手,对着渊底一点。太极虚影从他指尖飞出,落在渊底。虚影转动时,黑气里的残魂被吸进虚影的黑面,慢慢净化;白气里的灵韵被吸进白面,融入周围的灵根。没过多久,渊底的黑泥竟变得不再浑浊,甚至能看到细小的鱼虾在泥里游动。
远处,镇元子提着人参果篮路过,看到清浊渊上的太极虚影,赶紧停下脚步。他刚从鸿蒙宗回来,玄空跟他说老子在玄冰崖悟道,没想到元始也在这里有了感悟。镇元子拿出一枚人参果,往虚影方向抛去——果子刚碰到虚影,就分成了两半,果肉(清灵)被白面吸走,果核(浑浊)被黑面吸走,最后竟从虚影里飘出一缕清气,落在镇元子的篮子里,让剩下的人参果更水灵了。
“分判有道,纲常立矣。”镇元子笑着点头,转身往万寿山走去。他知道,元始这是悟透了“清浊”之道,以后洪荒的秩序,怕是要靠这位来定了。
元始在望岳台上坐了九九八十一天。等他起身时,清浊渊的清浊二气比之前更分明,渊顶的云幕变成了淡淡的金色,渊底的黑泥里长出了成片的灵草。他手里的清浊珠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丹田内的太极虚影——虚影转动时,他的道基就像扎了根的灵根,稳稳地扎在洪荒的法则里,再也不会动摇。
“该去寻一处道场,把‘清浊分判’的道理写下来,日后传给弟子。”元始整理了一下道袍,转身往昆仑山方向走去。他的脚步很稳,每一步都踩在清浊二气的流转韵律上,连路过的凶兽都不敢靠近——它们能感觉到,这位身上有“秩序”的气息,违背他,就是违背天地的纲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