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西,昆仑墟深处,紫霄宫常年被先天紫气缭绕,云雾如轻纱般缠绕殿宇飞檐,殿外那株自混沌初分时便存在的梧桐古树,每一片叶脉都流淌着淡淡的道韵,风吹叶动间,似有大道梵音轻响,引得周遭虚空泛起细微的涟漪——这是洪荒天地间最接近“天道本源”的圣地,自鸿钧于此开讲两次大道后,便成了万千先天神只心中的“悟道祖庭”。
此刻,紫霄宫前的广场上,却挤满了神色惶惶的先天神只。他们或身披鳞甲(龙族旁支),或羽翼覆身(凤族附庸),或身裹草木灵气(先天灵植成精),连平日里鲜少离万寿山的镇元子,都捧着一株刚结出的人参果幼苗站在人群中;三清并肩立于东侧,老子青牛卧于脚边,牛鼻轻喷白雾,却压不住老子眉宇间的忧色;元始手持一柄未成形的盘古幡残片,目光扫过广场上躁动的神只,眼神中带着几分疏离,却也难掩对当前局势的关切;通天则握着一截诛仙四剑的剑柄雏形,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剑纹,显然也在思索应对之法。
广场中央,女娲正扶着一位气息微弱的凤族幼雏——这幼雏羽翼被魔气灼烧,绒毛焦黑,连呼吸都带着破碎的呜咽,是昨日玄空从龙族与魔军的夹击战中救下,托女娲暂护的。女娲指尖凝着淡淡的先天灵气,缓缓注入幼雏体内,可那魔气已侵入灵脉,她的灵气只能暂缓伤势,却无法根除。伏羲站在女娲身侧,手中八卦图悬浮于掌心,图中黑白双鱼不断流转,可无论他如何推演,卦象始终停留在“大凶”之兆,只是那凶兆深处,又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定数”,让他始终无法看透。
“诸位稍安勿躁,道尊既已传讯让我等前来,想必自有示下。”人群前方,一位身披星辉的老神开口,他是先天星神“斗姆元君”,掌管洪荒星辰运转,辈分极高,此刻他话音刚落,广场上的嘈杂声才稍稍平息,可众人的目光依旧紧紧盯着紫霄宫紧闭的殿门,那扇由混沌石打造的巨门,此刻却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沉寂。
就在这时,紫霄宫的殿门忽然缓缓开启。没有惊天动地的异象,也没有大道梵音轰鸣,只有一缕缕更浓郁的先天紫气从殿内溢出,顺着门缝流淌到广场上,落在众神只身上——那些被魔气侵扰的神只,只觉体内躁动的魔气瞬间被压制,连伤势都轻缓了几分;而修为较高的三清、女娲等人,则在紫气触身的刹那,脑中闪过一丝关于“天道平衡”的感悟,仿佛有一道无形的道韵,在悄然点拨着他们的修行瓶颈。
众人纷纷屏息,望向殿门深处。只见鸿钧身着一袭素白道袍,缓步从殿内走出,他身形并不高大,甚至透着几分清瘦,可每一步落下,都似与洪荒天地的脉搏共振——脚下的混沌石地砖泛起淡淡的金光,殿外的梧桐叶停止了晃动,连虚空中流淌的先天紫气,都朝着他的方向汇聚。他手中并未持任何法宝,唯有一枚巴掌大小的“造化玉碟”虚影,悬浮在他胸前,玉碟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道纹,时而亮起一道金光,时而闪过一丝黑芒,正是洪荒天道法则的具象化体现。
“道尊!”众神只齐齐躬身行礼,声音中带着敬畏与急切,连三清都微微颔首,以示尊崇——自两次讲道后,鸿钧在他们心中,早已不只是“先天神只”,更是接近“天道”的引路者。
鸿钧停下脚步,目光缓缓扫过广场上的众人。他的眼神很淡,没有喜怒哀乐,却仿佛能看透每个人的内心,甚至能看穿他们未来的命运轨迹。当他的目光落在女娲怀中的凤族幼雏身上时,那幼雏原本紧绷的身体忽然放松,眼中的恐惧渐渐消散,竟缓缓睡了过去;当他看向伏羲手中的八卦图时,图中原本紊乱的双鱼忽然稳定下来,虽仍为“大凶”,却多了一道清晰的“渡劫”之线;当他扫过人群中几个暗藏私心的神只(如欲借魔军之力吞并其他部族的妖族小将)时,那些神只只觉心头一寒,仿佛被天道盯上,连忙收敛了杂念,低下头不敢与他对视。
“诸位今日前来,所求之事,吾已知晓。”鸿钧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没有借助任何神通,却似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穿透力,“龙汉初劫已起,三族混战,魔军扰世,洪荒生灵涂炭,尔等或忧自身安危,或忧部族存亡,或忧洪荒本源受损,故而求吾出手干预,对否?”
众人齐齐应声,镇元子上前一步,拱手道:“道尊明鉴!如今罗睺魔军已在中洲屠灭三城,生灵精血污染了两条主灵脉;龙族与麒麟族又在东海开战,四海之水倒灌,淹没了无数洪荒陆地。若再任由劫数蔓延,恐洪荒将毁于一旦!还望道尊以天道之力,止戈定乱,护我洪荒!”
镇元子的话,说出了大多数神只的心声。广场上顿时响起附和之声,连一向沉稳的老子,都微微点头——他虽悟“无为”,却也知“无为”非“无动”,若洪荒本源被毁,所有先天神只都将无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