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盘上,画面中的第一具泥人已经完全“活”了过来。他(或者说“它”,因为此刻尚未有性别之分)睁开了眼睛,那是一双清澈见底的眼眸,没有任何杂质,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他的身体还很僵硬,只能躺在女娲的掌心,四肢偶尔会无意识地挥舞,口中不断发出“咿呀”的声音。
女娲看着掌心中的“孩子”,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温柔笑容。她轻轻抚摸着孩子的额头,指尖的七彩霞光再次亮起,为孩子加固了体内的生命本源。随后,她小心翼翼地将孩子放在地上,又拿起另一具泥胚,开始重复刚才的“创世之举”。
“尊上,您看!”源木子的声音带着激动,他指着鸿蒙盘上那些刚刚诞生的人族孩童,“他们的‘气运丝线’虽然微弱,却在不断地‘吸收’周围的‘天地灵气’和‘本源之力’!而且,这些气运丝线之间,似乎还存在着‘连接’——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将所有诞生的人族都联系在一起!”
龙宇点了点头,目光深邃:“这便是‘人族’的另一个特质——‘群居性’与‘共情力’。先天神只多独行,巫妖多争战,三族多内斗,唯有这人族,从诞生之初,便会因为‘弱小’而相互依靠。他们的气运丝线相互连接,意味着他们的‘成长’是‘群体性’的——一个人的感悟,可以传递给其他人;一个人的强大,可以保护其他人。这种‘抱团成长’的模式,是其他种族所不具备的。”
说着,龙宇的指尖再次划过鸿蒙盘,将画面的时间流速调快了些许。只见黄土塬上,诞生的人族孩童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十几个,逐渐增加到几十个、上百个。女娲的动作也越来越熟练,她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引导先天一炁,只需将神力注入泥胚,便能快速完成“创世”。伏羲也出现在了画面中,他没有参与造人,而是坐在黄土塬的边缘,手中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画着简单的符号——那是他根据“八卦”创造出的“最初文字”,用来记录人族诞生的过程,也为日后教导人族“认知世界”做准备。
随着人族孩童的增多,一些有趣的现象开始出现:有的孩童会主动靠近其他孩童,用稚嫩的手臂抱住对方;有的孩童会好奇地触摸地上的草木,当被刺扎到后,会哇哇大哭,其他孩童听到哭声后,会主动围过来,用小手轻轻拍打他的后背,仿佛在“安慰”;还有的孩童会模仿女娲的动作,用小手抓起地上的泥土,试图捏出和自己一样的“小泥人”——虽然做得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模仿与学习”的本能。
“你看他们的‘学习能力’。”龙宇指着画面中那些模仿女娲捏泥人的孩童,对源木子说道,“先天神只的能力是‘天生’的,巫妖的神通是‘继承’的,而人族的能力,是‘学来’的。他们没有与生俱来的力量,却拥有‘无限的学习欲’和‘极强的适应力’。这种能力,在和平时期或许看不出优势,但在‘劫数’来临时,却是最珍贵的‘生存资本’。”
源木子一边快速记录着这些细节,一边点头附和:“尊上所言极是。就像龙汉初劫时,三族因为固守‘种族神通’,不愿变通,最终走向衰败;而人族这种‘能学、能变’的特质,或许能让他们在未来的劫数中,找到新的生存之道。”
龙宇没有接话,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鸿蒙盘,这次,他的视线不再局限于黄土塬上的人族孩童,而是扩展到了整个洪荒的“气运版图”。通过鸿蒙盘,他能看到洪荒各处的气运丝线:巫族的气运盘踞在中洲北部和西极,如同一片厚重的乌云,带着“刚猛”与“毁灭”的气息;妖族的气运笼罩在东荒和三十三天外的天庭,如同一片璀璨的星辰,带着“霸道”与“掌控”的气息;三清、女娲、伏羲等先天圣人的气运,则如同孤立的山峰,虽高耸却孤立;而人族的气运,如同一片刚刚萌发的小草,微弱却坚韧,散布在黄土塬上,并且在缓慢地向周围扩散。
龙宇的指尖在鸿蒙盘上轻轻一点,画面中顿时出现了一条“时间线”——那是他通过起源之力推演的“洪荒未来”。时间线中,龙汉初劫之后,巫妖劫如期而至,巫族与妖族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大战,最终两败俱伤:祖巫陨落,妖族溃散,曾经称霸洪荒的两大种族,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在巫妖劫的废墟中,人族却凭借着“适应力”和“学习力”,顽强地存活了下来。他们从最初的黄土塬,逐渐扩散到洪荒的各个角落;他们向伏羲学习八卦,向女娲学习纺织,向三清学习道法,向巫族学习炼体——他们将其他种族的“长处”融入自身,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明体系”。
时间线继续推进,人族中出现了“三皇五帝”:燧人氏钻木取火,为人类带来了温暖与光明;神农氏尝百草,为人类找到了生存的食物与药材;伏羲氏定人伦,为人类建立了最初的秩序;黄帝统一部落,为人类奠定了“族群”的基础……随着文明的发展,人族的气运丝线越来越粗壮,从最初的“小草”,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最终取代了巫妖,成为了洪荒气运的“核心掌控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