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宇抬手,将残片托于掌心,指尖凝聚一缕起源之力,缓缓注入残片:“我会以‘本源裹藏’之法,抹去残片中我的气息,再借洛水的先天水脉为媒介,让残片顺着水流漂到伏羲面前。洛水是伏羲悟道之地,水脉中留有他的神魂印记,残片靠近时,会自发与他共鸣,旁人即便看到,也只会以为是先天宝物自行认主,不会联想到起源殿。”
说话间,残片表面的龙气渐渐隐去,化作一枚普通的青色石片,唯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隐约看到星点与九宫格的纹路。龙宇手腕轻挥,残片化作一道流光,穿透起源殿的结界,朝着陈地方向飞去,沿途融入云层,消失不见。
二、陈地困局:伏羲的推演之殇
同一时刻,陈地洛水畔。
这里是洪荒东部的一片平原,洛水自西向东流淌,河水浑浊——龙汉初劫时,三族大战导致中洲灵脉受损,洛水的源头也被魔气污染,虽经玄冥以寒冰法则净化过一次,却仍未恢复往日的清澈。河岸边,人族部落的茅草屋错落分布,屋前的田地干裂,禾苗枯黄,几个身着兽皮的人族男子正拿着石铲挖坑引水,额头的汗水滴落在干裂的土地上,瞬间蒸发。
伏羲坐在洛水畔的一块青石上,长发及腰,用一根兽骨簪束起,身上穿着粗布麻衣——这是他特意换上的人族服饰,意在与族人同甘共苦。他身前的地面上,用石子摆出了一幅八卦图,石子是他从洛水河床捡来的先天青石,每一颗都蕴含着微弱的土属性灵气。但此刻,八卦图中的“坎卦”石子竟在微微发烫,边缘出现了细微的裂痕,仿佛随时会碎裂。
“又失败了。”伏羲长叹一声,收回探向八卦图的神魂。方才,他试图推演旱灾结束的时间,可当神魂触碰到“坎卦”(代表水)时,却被一股混乱的法则之力反弹——他能算出“三日内有雨”,却算不准雨势的大小、降雨的范围,更无法预判降雨后是否会引发洪水。这种“似是而非”的推演,对正处于旱灾中的人族来说,毫无意义。
“伏羲大人。”一个穿着破旧兽皮、约莫十岁的人族孩童跑过来,手里捧着几颗野果,递到伏羲面前,“阿娘让我给您送些吃的,她说您已经三天没好好吃饭了。”
伏羲接过野果,摸了摸孩童的头,轻声问:“阿禾,村里的水还够吗?”
阿禾低下头,小声说:“昨天挖的水井,今天只能打出半桶浑水了。阿爹说,要是再不下雨,我们就得搬到洛水下游去,可下游有凶兽……”
伏羲的心猛地一沉。他知道,下游的“黑风林”中盘踞着一头“玄水蟒”,那是龙汉初劫时幸存的凶兽,修为已达金仙后期,人族根本不是对手。可若不迁徙,再过五日,村里的水就会耗尽,到时候族人只能渴死。
他再次看向身前的八卦图,眼中满是急切与无力。自龙汉初劫结束后,他便致力于完善八卦——他知道,人族弱小,若不能通过八卦预判天灾、规避凶险,迟早会在洪荒的弱肉强食中灭绝。可无论他如何推演、如何调整卦象,始终无法突破瓶颈:
- 推演“天”时,只能看到星斗的大致方位,却看不清星斗移位引发的“时变”(如四季交替的具体节点、彗星划过对洪荒的影响);
- 推演“地”时,能辨明山川走向,却算不透地理与灵气的关联(如哪片区域有隐藏的灵脉、哪片土地适合耕种);
- 推演“人”时,只能感知到族人的大致安危,却无法预判人族气运的流转(如人族何时会出现新的领袖、如何避免被巫妖奴役)。
“难道是我对‘八卦’的理解,从一开始就错了?”伏羲喃喃自语,伸手抚摸着八卦图中的“乾卦”石子。乾为天,代表刚健,可此刻他却觉得,自己的道途充满了迷茫。
就在这时,洛水突然泛起一阵异样的波动。原本浑浊的河水竟变得清澈了几分,水面上浮现出一层淡淡的金光,金光顺着水流缓缓向伏羲所在的方向漂来。
“这是……”伏羲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能感觉到,金光中蕴含着一股熟悉的气息——那是先天法则的气息,与他初创八卦时感应到的“天地之气”同源,却又更加深邃、更加完整。
金光越来越近,渐渐凝聚成一枚青色的石片,石片悬浮在水面上,随着水波轻轻晃动。伏羲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尖刚触到石片,便有一股温润的能量涌入体内,顺着经脉流遍四肢百骸。
这股能量与他的神魂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仿佛干涸的河床遇到了春雨,仿佛迷路的旅人找到了方向。他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画面:周天星辰按照某种规律运转,形成四季交替;洪荒山川与灵脉相连,灵脉流动滋养万物;人族部落与天地共生,族人的生老病死、迁徙繁衍,都与星象、地理紧密关联。
“这是……河图洛书的气息!”伏羲猛地睁大了眼睛。他曾在龙汉初劫时,于紫霄宫听鸿钧讲道,鸿钧曾提及“河图洛书乃天地法则之根”,只是那时他从未见过实物。此刻,石片上的星点与九宫格纹路,正与他记忆中鸿钧描述的河图洛书一一对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