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地星夜:推演之始的洪荒暗流
龙汉初劫落幕已逾五十载,洪荒天地间的硝烟虽散,却未真正迎来太平。这夜,陈地上空的星象格外纷乱——东方苍龙七宿光芒炽烈,隐隐有龙气翻腾,那是妖族天庭盘踞三十三天外、以周天星斗大阵引动的星力;西方白虎七宿则煞气冲霄,与北境幽冥谷方向的寒冰气息遥相呼应,正是巫族十二祖巫炼化的十二都天神煞阵,在大地深处搅动的凶煞之力。
洛水之畔,一座以先天灵木搭建的高台静静矗立,此为伏羲自悟八卦后所筑的“观星台”。台心处,伏羲端坐于蒲团之上,一身素色道袍衬得他面容清俊,眉宇间却凝着化不开的沉郁。他左手托着一方莹白玉盘,盘上刻着纵横交错的黑色纹理,正是当年龙宇暗中相赠的“河图”残片,此刻纹理间流转着淡淡的混沌清气;右手握着一卷青竹简,简上缀满闪烁的银星,乃是他寻遍洪荒才补全的“洛书”,星点跳动间,与夜空星辰隐隐共振。
“龙汉初劫十存其三,如今巫妖并立,反倒比三族混战之时更显压抑。”伏羲指尖轻拂河图纹理,目光扫过洛水岸边的人族部落——篝火旁,几个孩童正围着燧人氏遗留的火种嬉戏,成年族人则在修补简陋的木屋,欢声笑语微弱却真切。这是女娲造人后,人族首次在洪荒站稳脚跟,可伏羲心中清楚,这片脆弱的生机,正夹在巫族与妖族的獠牙之间。
就在半月前,东荒传来消息:妖族十大妖帅之一的鲲鹏,因争夺一处灵脉,与巫族的共工部发生冲突,虽未酿成大战,却已折损了数百巫族战士与妖族小妖。更让伏羲忧心的是,他曾于紫霄宫听鸿钧讲道时,隐约听闻“天道轮回,盛极而衰”,如今巫族凭十二祖巫的肉身神通掌控大地,妖族借帝俊、太一的东皇钟与周天星斗阵霸占天穹,两族皆已达气运巅峰,若再无制衡,必引新劫。
“河图洛书乃先天至宝,掌推演、定方位之能,今日便借它一观洪荒未来,若真有灭世之劫,也好早做应对。”伏羲深吸一口气,将自身准圣巅峰的修为缓缓注入河图洛书之中。刹那间,观星台上光芒暴涨——河图的黑色纹理如活过来般游动,化作一条条奔腾的江河虚影,环绕在他周身;洛书的银星则脱离竹简,悬浮于夜空,与真实星辰连成一片,形成一张覆盖陈地上空的星网。
二、第一层幻象:巫妖并立的实力鸿沟
随着修为不断注入,河图洛书的光芒愈发炽盛,伏羲的意识渐渐沉入一片混沌之中。待他再次睁眼时,已置身于一片虚无之境,前方悬浮着两面巨大的光幕,左侧光幕泛着土黄色的煞气,右侧则萦绕着金色的星力——正是巫族与妖族的气运显化。
左侧光幕中,首先浮现出不周山的轮廓。山脚下,十二祖巫齐聚,帝江背后的四对羽翼扇动,空间法则之力让周围的空气都扭曲起来;祝融周身燃烧着南明离火,脚下的岩石瞬间化为岩浆;共工则引动着四海之水,在身前凝聚成一条巨大的水龙;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站在祖巫末尾的玄冥——她周身环绕着淡蓝色的寒冰气息,指尖掠过之处,连虚无都凝结出冰晶,死亡法则的波动让伏羲都感到一丝心悸。
“十二都天神煞阵,果然名不虚传。”伏羲喃喃自语。只见十二祖巫同时结印,土黄色的煞气自大地深处喷涌而出,在半空汇聚成一尊巨大的盘古虚影——虚影高达万丈,手持巨斧,虽只是幻象,却透着开天辟地的威压。这便是巫族的底牌,一旦催动,可引动盘古残力,即便是圣人,也需暂避锋芒。
再看右侧光幕,三十三天外的天庭赫然在目。帝俊身着妖皇冕服,立于凌霄宝殿之上,周身环绕着太阳真火,身后的“河图洛书”(妖族仿制版)悬浮,引动着周天星辰之力;太一则手持东皇钟,钟体上刻满了星辰符文,轻轻一敲,便有震碎虚空的轰鸣传出。殿外,二十八星宿妖将列阵,百万妖族大军整齐排列,周天星斗大阵的阵纹在军阵上空流转,每一颗星辰都对应着一名妖兵,形成一个浑然天成的防御体系。
“妖族的周天星斗阵,以星辰为基,可借无穷星力,若与巫族的十二都天神煞阵碰撞,洪荒大地怕是要再裂几分。”伏羲眉头紧锁。他看到光幕中,帝俊正与太一商议——太一认为巫族“只知蛮力,不懂法则”,提议趁巫族尚未完全掌控十二都天神煞阵,主动出击;帝俊则更为谨慎,担心“鸿钧道尊降罚”,主张先收拢东荒妖族残部,待时机成熟再动手。
就在此时,两面光幕突然晃动起来,浮现出东荒的一处灵脉——这处灵脉蕴含着浓郁的先天灵气,是龙汉初劫后少有的未被损毁的灵脉。巫族的后土部与妖族的夸父部同时发现了这里,双方二话不说便打了起来:巫族战士凭借九转玄功的肉身,硬抗妖族的法术;妖族则以星辰之力凝聚箭矢,射杀巫族伤员。最终,夸父因轻敌,被后土以大地法则困于地底,虽侥幸逃脱,却折损了半数手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