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洲的“人族聚落”,龙曦遇到了更棘手的情况:一群玄水蛟龙正在围攻一棵大树,树上藏着十余名人族孩童,其中一个名叫阿土的孩童,正用燧人氏传下的火种,试图驱赶蛟龙。龙曦没有直接杀向蛟龙,而是先用法术在树上搭建了一道“防护盾”,随后手持仙神剑,冲向蛟龙群——她知道,蛟龙体内的劫煞混杂着龙族与麒麟族的气运,若用剑直接斩杀,可能会引发气运反噬,于是她改用“剑鞘”:仙神剑的剑鞘蕴含着龙宇的“起源之力”,能暂时压制劫煞。龙曦用剑鞘逐一拍打蛟龙的头部,剑鞘上的起源之力渗入蛟龙体内,让它们眼中的赤红渐渐褪去,最终乖乖地退回云梦泽。“你们安全了。”龙曦爬上大树,将孩童们一个个抱下来,阿土看着龙曦手中的仙神剑,眼中满是崇拜:“仙子姐姐,你能教我们用剑吗?我们也想保护自己。”龙曦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本用兽皮制成的“基础吐纳术”,递给阿土:“先学会修炼灵气,等你们长大了,我再教你们用剑。”
鸿蒙宗的应对虽不似巫族、妖族那般“声势浩大”,却实实在在地减少了洪荒生灵的伤亡。据玄空战后统计,源七子与龙曦在凶兽潮期间,共救助各族幼崽三千余人,净化劫煞污染的灵脉三条,保护先天灵植十余株——这些行动,也让“鸿蒙宗”的名声在洪荒各地传开,越来越多的生灵知道,在昆仑虚深处,有一个“隐世护苍生”的宗门。
三、暗流涌动:劫后余波中的格局变迁
凶兽潮持续了整整一个月,直到巫族、妖族、鸿蒙宗等势力联手清剿,才渐渐平息。可这场灾难留下的,不仅仅是洪荒大地上的焦土与血迹,更有深层次的“格局变迁”——三族残留的气运反噬虽被暂时压制,却让洪荒各族意识到“劫煞未除,灾难不止”;而巫族与妖族在应对过程中的矛盾、鸿蒙宗的崛起、人族的成长,都为日后的“巫妖劫”埋下了伏笔。
(一)三族残部的挣扎与妥协
龙汉初劫后,龙族、凤族、麒麟族的残部本就处境艰难,凶兽潮的爆发,更是让它们雪上加霜——龙族要清理东海的变异海兽,凤族要守护南荒的最后一片梧桐林,麒麟族则要在中洲的灵矿脉与妖族争夺生存空间。为了生存,三族残部不得不做出“妥协”。
龙族的敖广(祖龙长子)在清理完东海的玄水魔鲸后,亲自前往昆仑虚,求见龙宇。他跪在鸿蒙宗山门外,整整三天三夜,直到玄空出面接待。“源尊大人若不出手,龙族残部迟早会被劫煞吞噬。”敖广的声音带着疲惫,他将一枚“龙血玉”(用祖龙精血炼制的信物)递给玄空,“这是龙族最后的本源信物,愿献给源尊,只求鸿蒙宗能传授净化劫煞之法。”玄空将龙血玉收下,随后按照龙宇的指示,传给敖广“鸿蒙净水诀”——这是源水子创造的道法,能净化水中的劫煞。敖广感激涕零,承诺“龙族日后若有鸿蒙宗召唤,必倾力相助”。
凤族的彩凤公主则选择与妖族“结盟”。在凶兽潮中,凤族残部损失惨重,若没有太一的东皇钟压制凶兽,桃都林恐怕会被彻底焚毁。于是,彩凤公主主动前往太阳星,与帝俊签订“盟约”:凤族将南荒的“火焰谷”交给妖族管理,妖族则需为凤族提供庇护,并传授妖族的“控火术”,帮助凤族净化劫火。这份盟约看似“平等”,实则凤族已沦为妖族的“附庸”——火焰谷是南荒唯一的“火属性灵脉聚集地”,失去了火焰谷,凤族的修炼速度将大幅下降,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荣光。
麒麟族的残部则选择了“隐世”。墨麒麟战死后,麒麟族群龙无首,在中洲的灵矿脉争夺中,又被妖族击败,损失了最后一批战士。残存的麒麟族成员(多为老弱妇孺)在“白泽”(先天神兽,曾与麒麟族结盟)的带领下,躲进了中洲的“迷雾森林”——这片森林因灵脉紊乱,常年被迷雾笼罩,妖族与巫族都不愿涉足。白泽为麒麟族布下“隐匿阵”,并告诫族人“非必要不得出森林,待劫煞散尽,再图复兴”。
三族残部的妥协,标志着“龙、凤、麒麟”三族主导洪荒的时代彻底结束,它们从“先天霸主”沦为“边缘族群”,只能在巫族与妖族的夹缝中艰难生存。
(二)巫族与妖族的矛盾激化
凶兽潮的应对过程中,巫族与妖族虽有短暂的“合作”(如联手清剿万兽谷的九婴),但更多的是“摩擦与猜忌”。巫族认为妖族“借清剿之名,行掠夺之实”,抢占资源、收编凶兽,根本不顾洪荒生灵的死活;而妖族则认为巫族“蛮横霸道”,独占地面资源,不愿与妖族共享洪荒主导权。
矛盾的爆发点,是中洲的“灵矿脉归属”。凶兽潮平息后,帝俊下令将灵矿脉纳入妖族的“天庭管辖范围”,并派鲲鹏率领千余名妖族战士驻守。可巫族的共工却认为,灵矿脉位于地面,理应归巫族所有——龙汉初劫时,巫族曾在灵矿脉附近与麒麟族大战,付出了巨大代价,如今妖族却想“坐收渔利”,这是巫族无法接受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