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娲皇临野,见人族之艰
洪荒历百年,龙汉初劫的硝烟早已在天地间淡去,不周山巅的云雾依旧缭绕,只是少了几分杀伐戾气,多了几分休养生息的祥和。南瞻部洲边缘,一处依山傍水的人族部落正迎来晨光,茅草搭成的屋舍错落分布在河岸两侧,袅袅炊烟从屋顶升起,混着晨露的湿气,在空气中晕开淡淡的烟火气。
部落首领石拄着一根磨得光滑的石杖,站在最高的土坡上眺望。他身形魁梧,身上裹着一张粗糙的黑熊皮,兽皮边缘被岁月磨得起了毛边,裸露的手臂上布满深浅不一的疤痕——那是过去与凶兽搏斗、与自然抗争留下的印记。土坡下,十几个半大的孩童正围着一堆篝火打闹,他们身上只缠着几片破烂的兽皮,脚踝在晨风中冻得发红,却依旧笑得欢快。
“阿母,我冷。”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跑到一位妇人身边,仰着冻得通红的小脸。妇人连忙把孩子搂进怀里,用自己那件同样破旧的兽皮裹紧她,叹了口气:“再等等,等太阳升得高些就暖了。”她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河床,那里晾晒着几张刚剥下来的野兔皮,还带着血迹,“等阿父把兽皮鞣软了,给你做件新的。”
可谁都知道,鞣制兽皮并非易事。部落里只有石首领懂得用草木灰浸泡兽皮去毛,再用兽油涂抹软化,但即便如此,制成的兽皮依旧僵硬,冬天不保暖,夏天又闷热,而且一旦遇水就会变硬,穿不了多久就会开裂。更让部落人头疼的是食物储存——好不容易猎到的兽肉,夏天放不了两天就会腐烂,只能靠烟熏火烤勉强保存,味道又苦又涩;采集的野果、谷物,装在石碗或木臼里,要么洒出来,要么被雨水打湿发霉。
就在这时,天空忽然泛起一层淡淡的金光,那光芒不刺眼,反而像春日的暖阳,温柔地笼罩住整个部落。孩童们停下打闹,仰着头看向天空;正在鞣制兽皮的石首领放下手中的木槌,眼中满是敬畏——他曾听族里的老人口述过,龙汉初劫时,有先天神只显圣,周身便会有这般异象。
金光中,一道身影缓缓降下。那是一位身着七彩云霞衣的女子,长发如瀑,周身萦绕着淡淡的功德金光,眉宇间带着悲悯与温和,正是造人补天的女娲圣人。她脚踩祥云,落在部落中央的空地上,目光扫过那些裹着破旧兽皮的孩童、捧着石碗发愁的妇人,心中泛起一丝柔软。
“吾乃女娲。”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见尔等生计维艰,特来授尔等谋生之术。”
部落众人连忙跪拜在地,石首领带头喊道:“多谢娲皇庇佑!”孩童们虽不懂“娲皇”是什么,但见长辈跪拜,也跟着趴在地上,好奇地偷瞄着这位周身发光的女子。
女娲轻轻抬手,一股柔和的力量将众人扶起:“无需多礼。尔等先随吾来,寻些可用之物。”说罢,她迈步走向部落后方的山林,石首领连忙跟上,几个手脚麻利的青年也紧随其后,其余人则留在原地,眼中满是期待。
山林间草木茂盛,女娲停在一片生长着细长藤蔓的地方,指着那些藤蔓对众人说:“此乃葛藤,其皮可剥,纤维坚韧,可织为布。”她俯身摘下一段葛藤,手指轻轻一捻,外层的表皮便脱落下来,露出里面白色的纤维。“尔等看,只需将这些纤维收集起来,加以捻搓,便可成线;再将线经纬交错,便可成布。布比兽皮柔软,保暖透气,且易储存。”
石首领凑上前,小心翼翼地接过女娲手中的葛藤纤维,指尖触到那细腻的纤维,心中满是惊奇:“娲皇,这般细弱之物,真能织成蔽体之物?”
女娲笑着点头,又指向不远处一片生长着宽叶植物的地方:“那是麻,其茎秆中的纤维更粗,织出的布更耐用,适合做劳作时穿的衣物。尔等今日可先采集葛藤与麻,吾明日再来教尔等如何处理。”
众人连忙应下,石首领当即安排青年们分工——一部分人采集葛藤,一部分人收割麻的茎秆,还有人负责将采集到的材料运回部落。女娲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又从袖中取出几株灵草,栽种在部落附近的空地上:“此草名为‘蓝’,其叶可制染料,日后织出的布,可染成各色,不易褪色。”
待众人将葛藤与麻运回部落时,夕阳已西下。女娲站在部落的篝火旁,看着孩童们围着堆成小山的葛藤好奇地触摸,妇人们则在一旁低声议论,眼中满是希望。她轻声说道:“明日清晨,吾教尔等剥取纤维、捻线。”说罢,周身金光一闪,便化作一道流光,向娲皇宫的方向飞去。
那一夜,部落里的人都没睡好。石首领把葛藤和麻堆放在部落中央,安排人看守;妇人们则在篝火旁,借着月光梳理着少量脱落的葛藤纤维,想象着织成布后的样子;孩童们则趴在父母身边,听他们讲女娲造人的传说,心中对这位“娲皇”充满了崇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