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卷
洪荒历元年,龙汉初劫尘埃落定。余,玄空,鸿蒙宗首任大长老,自劫初随源尊龙宇入洪荒,观盘古化万物之伟,见先天生灵诞之奇,历三族争雄之烈,经魔祸扰世之险,感源尊护苍天之仁。今劫后百载,洪荒初定,余奉源尊之命,汇鸿蒙宗观劫记录、源七子实地考辨、祖巫及三族幸存者口述、鸿钧道祖讲道遗存,撰《龙汉初劫全史》百卷,旨在存洪荒信史,鉴劫数因果,为后世留“止恶护善”之戒。
是书资料,多取自鸿蒙宗藏经阁初录:《洪荒创世录》记盘古化洪荒之详,《三族冲突录》载三族争利之始,《魔祸录》述罗睺乱世之实,《源尊初临记》录龙宇护玄冥之威,《劫后损失录》算生灵灵脉之损。凡所录者,皆经源七子核验、余亲赴旧址勘校,力求无虚言、无漏事。
然洪荒之大,劫事之繁,余虽竭尽所能,仍有未察之细、未录之微。今将是书藏于鸿蒙宗藏经阁,设“玄字级”保密,非宗门长老及源尊特许者不得借阅。唯愿后世观之,知劫数非天定,亦在人心——三族之亡,亡于贪婪;罗睺之败,败于恶念;鸿蒙之存,存于护生。此乃余着史之初心,亦为源尊“隐世观劫,护道卫源”之旨。
玄空 谨识
洪荒历百年孟春
第一志·劫前洪荒考(卷1-15)
卷1-5:盘古开天与洪荒初生
盘古氏破混沌、开天地,力竭而亡。其躯化洪荒:头为不周山,顶天立地;骨为昆仑、秦岭之脉,承地之基;血为江河湖海,润洪荒之土;肉为沃野平原,育万物之根;气为先天灵气,孕生灵之魂;目为日月,照洪荒之明;发为星辰,缀九天之幕。此载于《洪荒创世录》卷一,余亲赴不周山见盘古脊骨所化岩层,其色如金,隐有盘古威压,信为实。
盘古精血散落洪荒,十二滴化祖巫雏形:帝江(掌空间)、句芒(掌木)、祝融(掌火)、蓐收(掌金)、共工(掌水)、玄冥(后诞,掌寒冰、死亡)、后土(掌土)、强良(掌雷)、烛龙(掌光暗)、天吴(掌风)、翕兹(掌电)、奢比尸(掌天气)。初时祖巫沉眠,唯不周山附近有微弱本源波动,余于洪荒历三年赴祖巫诞生地勘测,见地面泛赤金光泽,灵气浓度较他处高十倍,此为祖巫觉醒之兆。
先天生灵自先天灵气中诞:三清(老子、元始、通天)诞于昆仑紫气聚处,余于洪荒历五年见其三人盘坐莲台悟道,气息清灵,与天地法则共鸣;女娲、伏羲诞于洛水之滨,女娲初醒时便有“怜生灵”之念,伏羲则观洛水波纹悟“推演”之始;鸿钧诞于紫霄宫旧址,初时隐于云气中,唯余以鸿蒙宗“溯源术”见其周身绕造化玉碟残光;罗睺诞于西极魔渊,初时化黑气,隐于弑神枪残片旁,余初察时便觉其气息阴邪,隐有乱世之兆。
卷6-10:先天灵根与洪荒格局
混沌青莲碎于开天,化十二品莲台(落西方)、弑神枪(残片坠西极魔渊)、混沌莲子(三枚:一枚为源尊所得,赠余后植于鸿蒙宗;一枚落万寿山,为镇元子所得;一枚坠东海,未寻得)、莲叶化先天灵根:不死树(东荒)、人参果树(万寿山)、蟠桃树(昆仑东南)、扶桑木(太阳星)。余于洪荒历十年遍历洪荒,录各灵根状态:不死树高千丈,叶泛金光,可延寿万年;人参果树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三千年成熟,果似婴孩,食之增寿;蟠桃树分三千六百株,各有不同,初时仅数十株结果。
洪荒初定,地域分四海(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八荒(东荒、南荒、西荒、北荒、中洲、昆仑、紫霄、魔渊)、九天(尚未定名,仅太阳星、太阴星显形)。灵脉共十二条主脉:中洲三脉(承天脉、接地脉、通幽脉)、四海各一脉(东海沧溟脉、南海炎烈脉、西海寒晶脉、北海玄冰脉)、昆仑一脉(昆仑紫气脉)、西极一脉(魔渊浊脉)、东荒一脉(扶桑阳脉)、北荒一脉(幽冥阴脉)。余于洪荒历十二年绘《洪荒灵脉图》,见各脉灵气流转顺畅,唯西极魔渊脉灵气带浊,此为日后魔祸伏笔。
先天生灵初无族群之分,唯依诞生地聚居:三清居昆仑,女娲、伏羲居洛水,鸿钧居紫霄,罗睺隐魔渊。三族雏形初现:龙族诞于东海沧溟脉,祖龙为首,身躯万仞,掌控水之法则,初时仅数十头;凤族诞于南海炎烈脉,凤皇为首,羽翼覆火,掌控火之法则,初时仅十余只;麒麟族诞于中洲承天脉,墨麒麟为首,身覆鳞甲,掌控土之法则,初时仅数头。三族初时互不干涉,各守其地,余观之,见其皆有“扩土”之念,唯实力未足,暂隐而已。
卷11-15:鸿蒙宗立与源尊初为
洪荒历十五年,源尊龙宇携起源殿投影降临昆仑虚,以鸿蒙盘布“隐匿阵”,遮宗门气息。余随源尊入洪荒,任鸿蒙宗大长老,定宗规三条:一曰“隐世观劫”,不主动涉洪荒族群之争;二曰“护善止恶”,见无辜生灵遭难必救,见恶念扰世必阻;三曰“录史存真”,详记洪荒诸事,为后世留鉴。宗门选址昆仑山脉深处,筑山门、藏经阁、炼丹房、炼器房、演武场,余亲督建,历时三年而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