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长安城内的大慈恩寺中,玄奘法师正与弟子们一同译经。藏经阁内,烛光摇曳,一张张泛黄的贝叶经铺在案上,玄奘手持毛笔,一笔一划地将梵文译为汉文,神情专注而虔诚。他的弟子窥基、圆测等人围在两侧,或记录,或询问,整个藏经阁内只有笔墨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突然,藏经阁的门窗无风自动,一道玄色身影悄然出现,正是玄冥。她并未隐去身形,玄色的衣裙在烛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清冷的气质与藏经阁的肃穆氛围相得益彰。
弟子们见状,纷纷起身,神色戒备:“你是何人?竟敢擅闯大慈恩寺藏经阁!”
玄奘也停下手中的笔,抬眸望向玄冥。他虽不识此人,但从她身上感受到一股古老而威严的气息,这气息中没有丝毫邪祟之意,反而带着淡淡的佛韵与大地的厚重,让他心生敬畏。
玄冥目光落在玄奘身上,见他眉目间满是慈悲与坚定,心中微动,抬手将手中的护法印递了过去:“吾乃玄冥,奉道尊之命,铸此护法印,赠你护持真经。”
“道尊?”玄奘心中一震,他虽未见过道尊龙宇,但自归国后,时常听闻洪荒时期的传说,知晓道尊乃是三界至高存在。他连忙起身,双手合十,恭敬地接过护法印:“多谢玄冥上仙,多谢道尊厚爱。”
护法印入手温润,一股清灵的佛韵与沉稳的地气顺着掌心涌入玄奘体内,让他连日译经的疲惫瞬间消散,心神也变得更加清明。他低头望向印玺,只见底部“护法”二字古意盎然,侧面的符文闪烁着微光,仿佛有生命一般。
“此印以灵山菩提仙藤、东土玄黄母石为核心,融合日精、灵犀之力,”玄冥缓缓解释,“印中藏有护法符文,邪祟触之即灭;灵犀珠能辨人心善恶,助你识破伪装;玄黄地气能稳固心神,抵御心魔侵蚀;日精纯阳之力可驱散阴寒,净化魔气。”
她顿了顿,补充道:“若遇生死危机,只需注入一丝佛力,便可引动印中本源之力,即便是金仙级别的妖邪,也能一击重创。但切记,此印乃护法之器,不可用于私斗,否则印中灵智会自行反噬。”
玄奘郑重点头,将护法印紧紧握在手中,眼中满是感激:“玄奘定当恪守本分,以护法印护持真经,渡化东土生民,不负道尊与上仙所托。”
“如此便好。”玄冥见他心意坚定,不再多言,身影逐渐变得透明,“真经传承不易,望你珍重。”
话音落,她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藏经阁中,只留下淡淡的阴寒气息,片刻后便消散无踪。
弟子窥基上前,望着玄奘手中的护法印,眼中满是好奇:“师父,这便是道尊所赐的法宝?好生神奇!”
玄奘抚摸着印玺上的纹路,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强大力量,心中感慨万千:“道尊与玄冥上仙如此厚爱,我等更需尽心译经,让佛法在东土生根发芽,不负这份守护。”
他将护法印放在藏经阁的案几中央,印玺上的灵犀珠顿时亮起淡淡的绿光,笼罩着整个藏经阁。原本潜藏在角落的一丝魔气(乃是当年封神劫后残留的余孽),被绿光触及,瞬间化为乌有。弟子们只觉周身一清,译经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此后,玄奘每次译经,都会将护法印置于案前。有了这件法宝的守护,无论是外界的妖邪侵扰,还是内心的烦躁心魔,都无法影响他。那些试图盗取真经、破坏佛法东传的妖魔鬼怪,靠近藏经阁便会被护法印的符文反噬,轻则重伤,重则魂飞魄散。
数月后,玄奘译经完成,太宗李世民亲自前往大慈恩寺迎接真经。当他看到案几上的护法印时,只觉一股威严之气扑面而来,心中不由自主地生出敬畏。玄奘向太宗解释了护法印的来历与功效,太宗连连赞叹,下旨将护法印供奉在大慈恩寺的藏经楼顶层,派专人守护,代代相传。
而此刻的起源殿中,玄冥正立于龙宇身侧,透过起源殿的水镜,看着大慈恩寺中玄奘奉经的场景。水镜中,护法印的绿光与真经的佛韵交织,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护佑着东土佛法的传承。
“此印可护真经千年无忧。”玄冥轻声说道。
龙宇握住她的手,金色的眼眸中满是温柔:“千年之后,东土佛法已成气候,自有百姓的愿力护持。而你,也为这三界安宁,添了一份力。”
玄冥侧头望着他,清冷的脸颊上泛起一丝淡淡的红晕。她知道,自己此次炼宝,不仅是为了护经,更是为了回应他的心意。从巫妖劫中他舍身相护,到如今他助她炼宝,这份跨越三世的情缘,早已深深烙印在她的心底,如同这护法印一般,坚不可摧,历久弥新。
虚无海的浪涛依旧翻涌,起源殿的灯光温暖而明亮。护法印在东土的大地上,守护着真经,也守护着一份跨越洪荒岁月的深情,见证着佛法东传的盛世,也见证着三界六道的安宁与祥和。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