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湖营地的晨寒比预想中烈,刚解开帐篷的绳结,寒风就裹着雪粒灌进来,阿图伸手去拎防撞金鳞舟的缆绳,指尖刚触到藤绳就冻得发麻,指节泛白。石台上摊着地脉地图,“覆雪峰”的标记旁用白纹画着雪崩的图案,控能族文字标注:“峰雪没膝,风裂皮肉,雪崩藏险,节封冰窟”。陈景行翻着古籍残页,指尖划过墨迹:“覆雪峰峰顶常年刮‘穿骨风’,体温半个时辰就会降到底线,雪层下藏着‘松雪陷阱’,踩上去会引发小型雪崩;节点藏在峰顶的‘冰窟’里,窟口被丈厚的冰壳封住,冰壳下还有‘冰刺陷阱’,凿冰时稍不注意就会掉进冰刺丛。”
“之前冰晶谷的防寒服扛不住穿骨风,得做‘升级抗寒服’,加防风层和双暖石囊,膝盖也得有保暖,不然走不了三里就冻僵。”陈沐阳拎起之前的防寒斗篷,雪粒落在上面瞬间融化,渗进毛层,很快就结成薄霜,“外层得用防风胶,内层加双暖石囊,再缝上护膝。”
族人们立刻分工:雅兰负责处理冰原兽毛——将之前收集的冰原兽毛分成两层,外层毛长一寸,朝外翻,能挡住雪粒,内层毛短而密,朝内贴皮肤,不扎人;她在两层毛中间夹一层涂了防风胶的冰蚕膜,防风胶是用树胶和蜂蜡按3:2调配的,干后像透明的硬壳,能挡住寒风灌进;然后在抗寒服的胸口、腰侧、膝盖处各缝一个“暖石囊”,囊内垫一层薄兽皮,防止火山暖石直接贴皮肤烫伤,囊口用抽绳收紧,方便更换暖石;袖口和裤脚缝上弹性树脂藤,能勒紧肢体,连帽的边缘缝了圈“护脸绒”,是从冰原兽下颌采的软毛,能裹住脸颊,只露眼睛,连耳尖都能护住。
阿图穿上抗寒服试了试,刚把加热的火山暖石塞进三个囊里,胸口、腰侧、膝盖就传来暖意,连之前冻僵的指尖都慢慢恢复知觉;她故意在营地外的雪地里走了半炷香,寒风裹着雪粒打在抗寒服上,外层的防风胶挡住了风雪,内层的兽毛没沾半点雪水,甚至能感觉到暖石的热量顺着毛层扩散到全身,比之前的防寒服抗冻三倍。
“还得做‘防雪盲护目镜’,雪光太刺,半天就会雪盲,连路都看不清。”陈沐阳之前的防光护目镜在雪地里试了试,雪光透过镜片还是晃眼,得加暗叶层过滤强光。奇伯找了块双层冰蚕膜,中间夹一层磨碎的暗叶粉末,暗叶是从幽影林带的,遮光还不影响视物;膜的边缘用树脂粘在硬木框架上,框架两侧延伸出短柄,能卡在头盔的凹槽里,固定牢固,不会被风吹掉;框架内侧贴了层软绒毛,贴在眼眶周围,防止雪粒从缝隙钻进去,镜片外侧还涂了层防霜胶,是用树胶和酒精草汁液调的,呵气不会起雾,就算雪粒落在上面也会很快滑掉。
阿图戴上护目镜,朝雪地望去——雪光被过滤成柔和的淡绿光,连远处的雪坡轮廓都看得清晰,没有半点晃眼的感觉,比之前的护目镜实用太多。
松雪陷阱引发的雪崩最危险,普通探测杖探不到雪层松动。陈沐阳做了“雪崩探测器”:找了根三尺长的细木杆,选耐冻的椴木,轻便且韧性好,杆身缠上树脂藤防滑;杆的一端削成钝尖,尖部裹一层薄金属片,防止被雪粒磨坏,金属片内侧贴一片“震动苔”,是从绿林谷带的,雪层震动时会变亮,震动越剧烈,光越亮;杆身中间钻个小孔,装着发光石粉末,粉末和震动苔相连,能放大光亮;杆身刻着“稳-松-崩”三档刻度,每档对应一种光色:淡绿为雪层稳固,浅黄为雪层松动(三尺内有松雪),深红为即将雪崩(需立刻撤离);杆尾绑一块厚兽皮握柄,握柄内侧缝绒毛,防止冻手,还能缓冲探测时的震动。
阿图拿着探测器在营地旁的雪堆试了试——用脚轻轻跺雪堆(模拟轻微震动),探测器内的粉末变成浅黄;用力跺雪堆(模拟雪崩前的震动),粉末直接亮成深红,刻度跳到“崩”档,预警精准得很,连雪层下的小松动都能探测到。
冰窟的冰壳得用专门的工具凿开,普通斧头会崩口。奇伯做了“破冰斧”:找了块完整的暗能蜥金属片,放在篝火里加热至通红,用石锤反复敲打,打成一尺长的斧刃,刃口磨得锋利,还在刃口处敲出细密的小锯齿,能卡住冰壳,避免凿滑;斧柄用三尺长的铁桦木制作,木柄表面刻满防滑纹路,纹路里嵌少量干燥的树脂,增加摩擦力;斧柄与斧刃的连接处,缠上三层浸过树胶的韧藤,藤上涂一层防霜涂层,是用树胶和火山灰调的,防止冰碴粘在连接处,影响挥动;斧柄末端绑一块金属配重块,增加凿冰的力度,不用太费力就能凿进冰壳。
破冰斧做好,奇伯对着营地旁的冰堆凿了试——“咔”的一声,斧刃扎进冰里半寸,锯齿卡住冰壳,再用力一撬,一块拳头大的冰块就掉下来,斧刃没崩口,防霜涂层也没让冰碴粘在斧身,比普通斧头的破冰效率高五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猎传奇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猎传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