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定义重构纪元”二年,六月,第二日至三十日。(时间在高度专注的监听与庞杂数据分析的沉寂中,仿佛被拉长,又被偶尔的发现所 punctuate (打断)。)
天气:“灯塔星链”依旧稳定运行,其光芒在虚空中划定出秩序与虚无的边界。然而,整个网络的“氛围”已悄然改变。之前那种积极向外扩张、对抗的“进取感”被一种内敛的、高度敏感的 “聆听姿态” 所取代。所有“回响共鸣器”都被调整至最高灵敏度,如同无数只朝向“信息真空奇点”方向的、极其敏锐的“耳朵”,捕捉着任何一丝可能源自“彼岸”的规则波动。星链内部,被限制在可控区域的“规则结晶”依旧散发着冰冷的辉光,但其扩张已被严格抑制,网络主体依然保持着流动性与演化潜力。研究网络的所有成员都处于一种紧张的静谧之中,如同等待另一只靴子落下的听众。
梦记:
(记录源:意志节点-元环(作为监听网络的中枢与首席分析师)。其日志充斥着海量的、经过初步过滤的规则波动数据流,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模式识别、频率分析、信息熵解构的复杂记录。)
> “深渊之瞳”被动监听计划 - 持续进行中。
> 监听模式:全频段、高灵敏度、非侵入式。聚焦于“信息真空奇点”方向,同时监控星链全网是否出现任何异常、无法用已知模型解释的规则扰动。
> 数据量:日均接收原始规则波动数据量相当于一个中等文明全部历史档案的十万倍。99.999%为已知背景噪音(逻辑之海自然涨落、遥远规则事件余波、星链自身运行谐波等)。
> 核心任务:从海量噪音中,提取出那可能存在、但预期极其微弱的、源自“彼岸”的 “非自然信号”。**
这是一项极其枯燥且耗费心力的工作。元环调动了研究网络的全部计算资源,构建了层层递进的过滤与识别算法。最初几天,除了确认“星语者”之前捕捉到的那次微弱“状态回执”外,一无所获。虚空依旧沉默,仿佛那惊鸿一瞥的“规则纹影”和“自动化反馈”只是集体的幻觉。
然而,元环和研究网络并未气馁。他们知道,如果“彼岸”真的存在某种“机制”,其与本地宇宙的交互必然是极其微弱且罕见的,否则早已被“星语者”这类存在所察觉。耐心,是此刻最重要的品质。
转机出现在监听计划执行的第二周。
> 异常信号捕获报告 - 事件ALPHA。
> 时间戳:监听纪元-第14.37标准单位。
> 位置:指向“信息真空奇点”方向的特定规则频段(非本地宇宙常用频段)。
> 特征:
> 1. 非随机性: 信号结构呈现出明确的、非随机的周期性脉冲模式,与任何已知自然规则波动均不匹配。
> 2. 低信息熵: 信号本身携带的原始信息量极低,但其结构复杂度却异常高,仿佛是一种高度压缩的、需要特定“密钥”才能解读的 “编码”。
> 3. 微弱但稳定: 信号强度仅为背景噪音的千分之一,但其存在持续了整整3个标准单位时间,期间模式稳定,无明显衰减。
> 初步结论:捕获到高度疑似 “非自然源” 规则信号!暂命名为 “回响密码-1”。**
整个研究网络为之振奋!这不是自然噪音,这绝对是一种“制造”出来的信号!元环立刻将“回响密码-1”的完整数据共享给所有成员,并启动了联合破译程序。
> “回响密码-1”破译尝试 - 阶段一:基础分析。
> 参与方:元环(意志模式识别)、“绝对逻辑维护者-7号”(形式逻辑与密码学分析)、“生命之流观测者”(生物及文明编码模式参照)、“存在性锚点守护者”(稳定结构映射)。
> 初步发现:
> - 脉冲间隔遵循一个基于质数序列的复杂算法,非自然形成。
> - 信号内部存在多层嵌套结构,疑似包含校验码与冗余信息。
> - 其编码基础并非基于本地宇宙的常规信息表征方式,更像是一种…… “描述规则本身” 的元语言?
破译工作进展缓慢。这密码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基础与本地宇宙的任何已知文明都截然不同。它不描述事物,不传递情感,似乎是在…… “描述关系”、 “定义操作” 或者 “报告状态”?
就在破译陷入僵局时,“生命之流观测者”提供了一个关键思路。它指出,某些基于硅基逻辑的古老文明,曾使用过一种极度抽象、用于描述物理常数与数学关系的“基础协议语言”,其某些结构特征与“回响密码-1”有微弱相似。
受此启发,“绝对逻辑维护者-7号”尝试将密码脉冲序列映射到一组描述宇宙基本力与维度参数的基础数学方程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奇奇怪怪梦境日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奇奇怪怪梦境日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