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也以为这只是一场意外,可当我看到李老汉的遗体时,却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他的额头有一个明显的钝器伤痕,伤口很深,边缘不规则,不像是摔在井壁上造成的。而且,他的手腕和脚踝处,还有一些青紫的瘀痕,像是被人用力抓过或者捆绑过的痕迹。”
“我当时就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便想向村民们多打听一些情况。可奇怪的是,不管我问谁,他们要么支支吾吾,含糊其辞,要么就干脆摇着头说不知道,眼神里都透着一丝恐惧和躲闪。我隐约觉得,这背后一定隐藏着什么秘密,所以今天一早就赶来灵隐寺,恳请大师帮忙。”
广亮和尚不知何时也从寺里出来了,正好听到了包拯的话。他皱着眉头,摸了摸自己圆滚滚的肚子,说道:“竟有这种事?依我看,这肯定是村里有歹人作案,怕被人发现,所以故意伪造了失足落水的假象。村民们定是害怕遭到报复,所以才不敢说实话。”
济公摸了摸下巴上稀疏的胡茬,眼珠一转,若有所思地说:“广亮啊,你这次倒是说对了一半。这确实不像是一场简单的意外,但也不能过早下结论。人心隔肚皮,这村里的水,恐怕比那口古井还要深啊。”他转头看向包拯,“包公子,你观察得很仔细,额头上的钝器伤和手脚上的瘀痕,确实是关键。我们必须亲自去一趟李家村,勘察一下现场,再好好问问村里的人,才能找到线索。”
包拯连忙起身拱手:“若能得大师相助,在下感激不尽!”
“客气什么!”济公摆了摆手,站起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是我济公的本色。走,我们现在就出发!”
必清看着济公,有些为难地说:“可是,住持师父那边……”
“放心吧!”济公拍了拍胸脯,“我去跟住持说,就说我们出去‘降妖除魔,为民除害’,这可是天大的功德,住持高兴还来不及呢,不会怪我们的。”说罢,他转身就朝着灵隐寺的山门跑去,一边跑一边喊:“住持师父!我济公去也!去为百姓伸冤,去为佛祖积德啦!”
广亮和必清无奈地对视一眼,也只好跟上。包拯收拾好自己的包袱,紧随其后。
一行四人出了杭州城,朝着李家村的方向赶去。路上,包拯又向济公等人补充了一些他在村里观察到的细节。
“大师,我还注意到一个情况。”包拯说道,“村里有一个名叫李狗剩的年轻人,是李老汉的远房侄子。此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平日里就靠偷鸡摸狗、敲诈勒索过活,在村里名声很不好。我昨天在村口看到他的时候,他神色慌张,眼神躲闪,而且身上的衣服似乎还有些潮湿,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我怀疑,他和李老汉的死脱不了干系。”
“哦?还有这种人?”济公挑了挑眉,“这李狗剩,倒是个值得怀疑的对象。不过,没有证据,我们也不能随便冤枉好人,哦不,是冤枉坏人。到了村里,我们先去看看那口古井,再想办法会会这个李狗剩。”
广亮也点了点头:“不错。我们得先找到确凿的证据,才能将凶手绳之以法。”
必清则有些担心地说:“可是,村里的人都不敢说话,我们怎么问啊?”
济公神秘地笑了笑:“山人自有妙计。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大约走了一个多时辰,前方终于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村庄,正是李家村。村子坐落在一片山坳里,四周都是茂密的树林,显得十分幽静,甚至有些偏僻。村口有一棵巨大的老槐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四人走进村子,发现村里静悄悄的,路上很少看到人影,偶尔有一两个村民经过,看到他们这一行人,尤其是济公那身奇特的打扮,都露出了警惕和好奇的神色,匆匆看了一眼就赶紧低下头,快步走开了。整个村子弥漫着一种压抑、诡异的气氛。
按照包拯的指引,他们很快就来到了村头的那口古井边。
古井确实有些年头了,井口用巨大的青石板砌成,边缘已经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圆润,上面还长满了厚厚的青苔。井口不算大,直径大约只有一米左右,深不见底,往里面看,只能看到黑漆漆的一片,隐隐能听到井水晃动的声音。井边还放着李老汉掉下去时用的那只木桶和扁担,木桶已经摔破了一个大洞,扁担也断成了两截,孤零零地躺在地上,显得有些凄凉。
济公围着古井转了一圈,又趴在井口边,借着微弱的天光仔细往下看了看,还伸出手摸了摸井沿的青苔和石板。过了一会儿,他站起身,指着井沿上的几处痕迹,说道:“你们看,这口井确实有些不对劲。”
广亮、必清和包拯连忙凑过去看。只见井沿的青石板上,除了常年被水桶绳子磨出的光滑痕迹外,还有几道新鲜的、不规则的划痕,像是被什么坚硬的东西用力刮过一样,而且划痕的深度不一,边缘还有些碎石屑。
“这……这能说明什么?”广亮疑惑地问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活佛济公第四部请大家收藏:(m.20xs.org)活佛济公第四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