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嘛,”王婶从屋里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簸箕饺子馅,“我跟你们说,咱们延安的除夕可热闹了,晚上会在广场上点篝火,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还有人会说快板呢。去年我还跟我家老头子一起唱了《东方红》,今年你们来了,可得跟我们一起唱。”
刘沐暖接过饺子馅,笑着答应:“好啊,到时候我们一定去。”
正说着,曾国锋和李进虎从外面回来了。李进虎手里拿着一张纸,脸上带着笑意:“天明,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我们根据你带来的情报,已经制定了截击敌军物资的计划,预计初三那天行动。到时候你要是有兴趣,可以跟着去看看,不过放心,不会让你去前线,就是在后方帮忙记录。”
曾天明心里一阵激动,他接过那张计划纸,上面画着详细的路线图和兵力部署,虽然他不懂军事,却能看出计划的周密。他抬头看向李进虎,认真地说:“谢谢李政委,我一定好好帮忙。”
曾国锋拍了拍曾天明的肩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儿子这一路跟着他受苦,却从来没抱怨过,现在能为延安做点事,心里肯定很高兴。
除夕那天,天还没黑,延安的窑洞里就亮起了红灯笼。曾天明一家跟着李进虎来到广场上,广场中间已经燃起了篝火,火焰跳动着,把周围的人的脸映得通红。村民和战士们围坐在篝火旁,有的在包饺子,有的在唱歌,还有的在教孩子们打陀螺,热闹非凡。
王婶拉着刘沐暖的手,教她包延安特色的月牙饺:“你看,这样捏一下,再折个褶,一个饺子就包好了。咱们延安人过年,都要包这种饺子,寓意着日子过得弯弯曲曲也能顺顺利利。”
刘沐暖学得很认真,虽然包的饺子不如王婶的好看,却也有模有样。曾天明坐在旁边,帮着把包好的饺子放进竹篮里,偶尔抬头看看篝火旁唱歌的人们,心里暖暖的。
曾国锋则和几个老兵坐在一起,听他们讲以前打仗的故事。一个老兵指着自己的腿,笑着说:“我这条腿,就是在前线的时候被敌人的子弹打中的,当时以为要不行了,没想到还是跟着大部队到了延安。现在好了,在延安有吃有穿,还有这么多好兄弟,比什么都强。”
曾国锋点了点头,深有感触地说:“是啊,能在延安过上安稳日子,不容易啊。我们以前在平凉,天天提心吊胆,生怕报社被查,现在到了这里,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安心。”
晚上八点多,饺子煮好了,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喝着自家酿的米酒,其乐融融。李进虎站起来,举起酒杯:“今天是除夕,咱们能在这里团聚,不容易。首先要感谢曾天明一家,冒着生命危险把情报送到延安,为咱们截击敌军物资立下了大功。其次,要感谢所有的战士和村民,是大家的团结,才让延安越来越红火。我提议,咱们干一杯,祝大家新年快乐,祝咱们的革命事业越来越顺利!”
所有人都站起来,举起酒杯,齐声喊道:“新年快乐!革命顺利!”酒杯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在广场上空回荡。
曾天明喝了一口米酒,甜甜的,带着点暖意,从喉咙一直暖到心里。他看着身边的父亲、刘沐暖,看着周围笑着的人们,看着篝火旁跳动的火焰,突然想起雪地里的那些日子——马车在山路上颠簸,子弹擦着耳边飞过,山洞里的寒冷和饥饿,还有那个山村老人慈祥的笑容。
他知道,正是因为有了那些艰辛,才有了现在的安稳;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山村老人、李进虎、王婶这样的人,革命事业才能一步步向前推进。
吃完饺子,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小娟拉着刘沐暖的手,教她跳延安的秧歌,刘沐暖学得很认真,虽然动作有点笨拙,却笑得很开心。曾天明和曾国锋站在一旁看着,偶尔也会跟着节奏拍手。
李进虎走过来,拍了拍曾天明的肩膀:“怎么样?在延安过新年,比你想象中热闹吧?”
曾天明点点头,笑着说:“比我想象中好太多了。以前在平凉,过年只是一家人在一起,没想到在这里,有这么多人一起,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咱们延安就是一个大家庭,”李进虎看着篝火旁的人们,眼神里满是温柔,“不管是从哪里来的,不管以前是做什么的,到了这里,都是一家人。以后你们就在这里安心住下,等初三截击行动成功了,咱们再好好庆祝一番。”
曾天明看着李进虎,用力点了点头。他知道,延安不仅是他们的落脚点,更是他们的新家。在这里,他们能感受到温暖,能看到希望,能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雪还在下,落在篝火旁,很快就被热气融化。广场上的歌声和笑声,穿过雪花,飘向远方,飘向那些还在为革命事业奋斗的人们。曾天明抬头看向天空,雪花落在他的脸上,凉凉的,却一点也不觉得冷。他知道,这个新年,将会是他这辈子最难忘的一个新年;而延安,将会是他永远的牵挂和归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请大家收藏:(m.20xs.org)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