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接过电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知道,蒋介石的这一决定,恰恰给了他与红军联手抗日的机会。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冉冉升起的朝阳,心中充满了希望。庭院里的腊梅在晨光中绽放,暗香浮动,象征着在困境中坚守的坚韧。
消息传遍东北军驻地,将士们虽然不知道副总司令的真实用意,但想到即将调往西北,离东北更近一步,心中都充满了期待。正月十五这天,武昌城还沉浸在新年的余韵中,东北军的将士们已收拾好行装,登上了开往西北的火车。
火车缓缓驶离武昌,张学良站在车厢的窗边,望着远去的城市。江雾早已散尽,阳光洒满大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车厢里,将士们低声唱着《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歌声悲壮而坚定,回荡在车厢里,也回荡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
张学良从口袋里掏出那张写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纸条,又摸了摸贴身的军徽。他知道,前路必然充满艰险——蒋介石的猜忌、中央军的监视、日军的威胁,都在等着他。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为了收复东北故土,为了实现抗日救国的理想,他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火车一路向西,穿越山河,向着西北的土地驶去。沿途的百姓们站在路边,望着这支整装待发的军队,眼中充满了期待。张学良知道,他们期待的不是内战的胜利,而是抗日的曙光。
车厢里,王德林递上一杯热茶:“副总司令,我们真的能打回东北吗?”
张学良接过茶杯,目光坚定:“能。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就一定能赶走日本人,收复我们的故土。西北,将是我们抗日的起点。”
他望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心中默念:“等着我,东北;等着我,中华民族。我张学良,一定会带着东北军,打回东北,还中国一个太平盛世!”
火车继续向西行驶,载着东北军的希望,载着张学良的誓言,向着那个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未来驶去。1935年的新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开端。这场始于武昌的思想转变,终将在西北的土地上,绽放出改变中国命运的光芒;而那枚刻着“还我河山”的军徽,终将见证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时刻。
喜欢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请大家收藏:(m.20xs.org)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