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去龙王庙求雨的刘双喜和冯伟带着老人们回来了。他们脸上带着失望,显然是求雨无果。看到村里的景象,刘双喜心里五味杂陈,他走到贺峻霖身边,愧疚地说:“贺先生,看来求雨真的没用,我们还是跟着大家一起干吧。”
贺峻霖笑了笑:“回来就好,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你和冯伟去帮帮柳擎苍他们挖井吧,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刘双喜和冯伟立刻答应下来,拿起工具就朝着东河湾跑去。
傍晚时分,去报信的队员带着吴新辉和柳擎苍等人赶到了山谷。看到山泉和缴获的物资,所有人都欣喜若狂。吴新辉拍了拍狗娃的肩膀:“好小子,立大功了!有了这处山泉,咱们黑松沟就有救了!”
他立刻安排人手:“柳擎苍,你带一部分人留在这里,搭建简易的输水设施,用木桶和陶罐把水接力运回去;剩下的人,跟着我把这些物资运回去,分给乡亲们。”
就在大家忙碌着运水和物资的时候,天空突然暗了下来。原本毒辣的太阳被乌云遮住,刮起了一阵凉风。“怎么回事?要下雨了吗?”一名队员疑惑地说道。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抬头望向天空。只见乌云越聚越多,从四面八方涌来,遮住了整个天空。没过多久,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紧接着,雷声隆隆作响。
“真的要下雨了!”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所有人都欢呼起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落在干渴的大地上,发出“滋滋”的声响,扬起一阵湿润的泥土气息。
雨点越来越大,越来越密,从淅淅沥沥变成了瓢泼大雨。乡亲们和队员们纷纷跑到雨中,仰起头,让雨水打在脸上、身上,感受着久违的清凉。孩子们在雨中欢呼雀跃,奔跑打闹;老人们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嘴里念叨着:“下雨了,终于下雨了!”
吴新辉站在雨中,任由雨水冲刷着脸颊,心里感慨万千。这场雨,来得太及时了,不仅缓解了旱情,更给大家带来了希望。他看向身边的狗娃、柳擎苍、贺峻霖等人,又望向远处黑松沟的方向,那里灯火点点,乡亲们正在雨中忙碌着接雨水、浇灌田地。
雨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才渐渐停了下来。天空变得格外晴朗,空气清新湿润,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干裂的大地被雨水滋润,重新变得柔软;枯焦的柳树抽出了新的嫩芽,焕发出勃勃生机;田地里的麦子虽然受损严重,但也重新挺直了腰杆。
乡亲们纷纷走出家门,投入到灾后重建的工作中。青壮年们抓紧时间修复被旱灾破坏的农田和水利设施,开挖新的蓄水窖,为以后的抗旱做准备;妇女们则忙着抢种晚秋作物,播种耐旱的庄稼;老人们在田埂上指导年轻人耕种,孩子们也帮忙捡拾农具、运送种子。
吴新辉组织大家在村口的空地上召开了大会。他看着眼前精神饱满的乡亲们和队员们,高声说道:“乡亲们,弟兄们!这场旱灾,我们挺过来了!敌人没打垮我们,旱魔也没打垮我们!这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我们团结一心,靠的是我们不屈不挠的信念!”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鹰嘴崖的英雄们用鲜血换来了家园,我们用双手守护了家园。现在,雨停了,希望也来了。我们要抓紧时间恢复生产,多种粮食,不仅要让自己吃饱穿暖,还要为前线的主力部队提供补给,为革命的胜利贡献我们的力量!”
“好!”众人齐声应道,声音洪亮,响彻山谷。刘双喜和冯伟站在人群中,脸上满是坚定的神色。他们终于明白,真正能拯救大家的,不是龙王,而是自己的双手和团结的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黑松沟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晚秋作物在雨水的滋润下迅速发芽、生长,绿油油的庄稼覆盖了干裂的田地;新挖的蓄水窖装满了雨水,再也不用担心缺水的问题;夜校的读书声、训练场的喊杀声再次响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小念安依旧每天戴着脖子上的弹壳,她的嘴唇不再干裂,脸上总是挂着天真的笑容。她经常跑到山泉边,看着清澈的泉水流淌,听大人们讲寻水和战斗的故事,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也要像狗娃叔他们一样,做一个勇敢的人,守护自己的家园。
没过多久,李排长又一次来到了黑松沟。他带来了主力部队即将展开新一轮战略行动的消息,希望黑松沟能筹备一批粮草,支援前线。吴新辉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李排长放心,我们一定尽快筹备好粮草,绝不耽误前线的战斗!”
李排长看着黑松沟生机勃勃的景象,感慨地说道:“吴政委,真没想到,你们不仅扛过了旱灾,还把家园建设得这么好。黑松沟的人们,真是好样的!”
吴新辉笑了笑,望向远处的麦田。田里的玉米已经长到了一人多高,绿油油的叶片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他知道,这场旱灾虽然残酷,但却让黑松沟的人们更加团结,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
只要这份信念还在,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实现不了的胜利。黑松沟的松树,在经历了战火和旱魔的双重考验后,变得更加挺拔、更加坚韧。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将带着这份坚韧和信念,继续前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喜欢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请大家收藏:(m.20xs.org)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