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山大捷的余波尚未平息,泉州城沉浸在胜利与建设的双重热潮中。
而远在现世的林凡,通过神识感知到康熙朝局势的急剧变化,深知单凭朱元璋父子与十位古代英灵,面对即将到来的清廷全力反扑,仍显势单力薄。
他需要为那片时空注入更强大的力量,不仅仅是武力,更是超越时代的组织能力与科技理念。
他再次于京都静室中沟通《昊天统御万神经》,这一次,他召唤的目标并非古代名将,而是华夏近代史上,于烽火硝烟中建立不世功勋、尤其擅长发动群众、进行人民战争的十位建国英灵!
他们的形象或许不如古代名将那般光芒万丈,但他们的经验与智慧,对于在康熙时代开展一场彻底的革命,至关重要。
赤金光芒再次于泉州府衙内亮起。当光芒散去,十道身影显现。
他们衣着朴素,或带着儒雅的书卷气,或有着坚毅的军人风骨,眼神中皆蕴含着洞察世情、坚韧不拔的智慧光芒。
朱元璋与朱棣早已得到林凡神识传讯,亲自在府衙迎接。
双方相见,没有繁文缛节,一种跨越时空的、为同一目标而奋斗的共鸣感在彼此间流淌。
“诸位先生远道而来,助我大明复兴,朱某感激不尽!”朱元璋拱手,语气诚挚。
他虽为帝王,却深知这些后来者能在更加艰难的境地下缔造一个新华夏,其能奈远超寻常。
一位面容清癯、目光深邃的英灵代表众人回礼:“朱元帅客气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乃我辈共同夙愿。观此地气象,元帅与殿下已打下坚实基础,我等必竭尽所能,助二位成就大业!”
没有过多的寒暄,双方立刻转入正题。在府衙内巨大的沙盘前,一场跨越六百年的战略会议就此展开。
现代英灵们仔细分析了当前局势:清廷在东南统治根基仍在,尤其是八旗军队仍保有一定战斗力,且控制着主要城市和交通线。单纯依靠正面硬撼,即便能胜,也必然损失惨重,且容易陷入消耗战。
“必须将正规作战与广泛的群众性游击战争结合起来!”一位曾领导过敌后武装斗争的英灵斩钉截铁地说道,“以泉州为稳固根据地,向外辐射。主力部队用于机动作战,寻歼清军有生力量;同时,派出大量小分队,深入乡村、山区,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政权和民兵组织,不断骚扰、疲惫清军,使其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另一位擅长军工的英灵则立刻将目光投向了缴获的清军火器:“清军的火铳、火炮工艺落后,射速慢,精度差。我们可以利用现有条件进行改进!”他带领部分工匠和士兵,日夜钻研,凭借超越时代的理念,很快便取得了突破。
他们改进了燧发机构,制造出了可以连续射击的燧发枪原型,虽然依旧简陋,但射速和可靠性已远超清军装备的鸟枪。
同时对缴获的清军火炮进行膛线刻画、改进炮架和弹药,使其射程和精度得到显着提升。
一座小型的、以水力驱动的简易兵工作坊在泉州城外秘密建立起来,开始小批量生产改进后的武器和弹药,优先装备朱棣和徐达率领的主力部队。
而更多出身农家的现代英灵,则充分发挥其优势,深入泉州府下的各个乡镇。
他们不像旧式官吏那样高高在上,而是与农民同吃同住,宣讲“耕者有其田”的道理,帮助组织农会,训练民兵,清算残余的顽固地主和清廷眼线。
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土地政策,更有简单的卫生知识、互助合作的生产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底层民众的支持和参与热情。
泉州根据地的根基,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深厚、牢固。
在朱元璋、朱棣的统帅,古代名将的征战,以及现代英灵的建设与组织下,整个泉州地区,在短短时间内,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灵魂。
军政、民政、生产、动员,各方面都井井有条,焕发出惊人的活力,真正成为了一个固若金汤的抗清根据地。
……
泉州的光复与桃花山惨败,如同两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了福建清廷高层的脸上。
驻节福州的福州将军佟佳·赖塔震怒异常。他深知若任由泉州“伪明”势力坐大,整个福建乃至东南都可能糜烂。
这一次,清廷不再轻敌。赖塔以福州将军名义,全权负责平叛事宜。
他一方面紧急上奏朝廷请求援兵,另一方面,整合福建全省可用之兵:
以福州驻防八旗三千人为核心骨干,这些是清廷统治的根基力量,装备精良,骑射娴熟。
调动福建水师提督麾下主力战船数十艘,封锁海面,并准备从水路协同进攻泉州。
新任福建陆路提督整合各地绿营兵,凑齐步骑一万五千人,从陆路正面推进。
总计水陆两路近两万大军,由赖塔亲自坐镇福州指挥,水师提督与陆路提督分进合击,意图以绝对优势兵力,一举荡平泉州,扑灭这团“叛逆之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谢邀,人在天庭,刚成昊天!请大家收藏:(m.20xs.org)谢邀,人在天庭,刚成昊天!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