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缓缓站起身,一股睥睨天下的磅礴气势自然流露。他目光扫过众人,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好!那就如尔等所愿!传朕旨意:”
“自即日起,我大明王师,不再以游击缠斗为主!”
“全军集结,全面出击,正面迎战费扬古!”
“只有血与火的淬炼,才能让我大明龙旗,真正威加海内!”
“朱棣!”
“儿臣在!”
“着你总督南路各军,自江西、湖南北上,给朕狠狠地打!”
“徐达、常遇春!”
“臣在!”
“着你二人总督北路各军,自安徽方向,强渡长江,直插江南腹地!”
“刘伯温、李善长!”
“臣在!”
“统筹全局粮草军械,保障前线,安抚新附!”
“姚广孝!”
“贫僧在!”
“随朕中军行动,参赞军机!”
“此战,目标只有一个:歼灭费扬古主力,饮马长江,兵锋直指北京!”
“臣等领旨!万岁!万岁!万万岁!”
战争的号角,以最激昂的旋律吹响。明军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彻底放弃了灵活的战术迂回,转而露出了最锋利的獠牙,准备与清军进行一场硬碰硬的战略决战!
长江沿线,战云密布,杀气冲天。
费扬古得到了康熙拼凑来的援军,兵力再度膨胀,试图依托长江天险和经营多年的江南防线,阻挡明军北上。
然而,他面对的是脱胎换骨的大明军队。
在江西战场,朱棣亲自指挥,以神机营为先锋,改良火炮开路,对清军江防工事发动了排山倒海般的攻势。
不再是小股部队的骚扰,而是堂堂正正的强攻!明军士卒高喊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冒着枪林弹雨,架设浮桥,强登南岸。血战连日,长江水为之染赤。
在安徽方向,徐达与常遇春这对黄金搭档,发挥出了恐怖的战斗力。
徐达运筹帷幄,常遇春冲锋陷阵。
明军选择清军防御相对薄弱的地段,以精锐骑兵强行渡江,撕开缺口,大部队随后跟进。
常遇春如同战神下凡,每每身先士卒,所向披靡,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士气。
明军严格的军纪和分田政策此时显现出巨大威力。所到之处,百姓不仅不抵抗,反而踊跃提供船只、担任向导、协助运输。而清军方面,后勤混乱,士气低落,纵有长江天险,也难以抵挡明军全方位的猛攻。
费扬古虽竭尽全力,左支右绌,但在明军两大主力集团的钳形攻势和民心尽失的内外夹击下,其苦心经营的江南防线,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迅速瓦解。
一场场惨烈的会战在长江南岸展开。铜陵、芜湖、九江……一个个重镇在明军的血战下光复。
费扬古麾下的清军,在明军悍不畏死的冲击和先进火器的打击下,伤亡惨重,成建制的部队被歼灭或投降。
最终,在南京城外最后一场决定性野战中,费扬古亲自率领的最后精锐,被朱棣与徐达、常遇春合围。
明军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火力,发起了总攻。费扬古力战不降,最终身中数弹,死于乱军之中。其麾下十数万大军,或灭或降,全军覆没。
江南已定!
明军铁骑,终于踏过了长江天堑,站在了六朝古都南京的城头之上。龙旗更换,日月重光。
而此刻,在北方,康熙皇帝刚刚勉强镇压了直隶地区的零星反抗,还没来得及享受“平定”北方的喜悦,就接到了费扬古全军覆没、明军已渡长江的惊天噩耗。
他集结起来,准备南下的所谓“十万新军”,尚未走出直隶,就不得不面对一个更加残酷的现实——明军主力,在彻底扫平江南后,正挟大胜之威,浩浩荡荡,北上而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南明与北清,这两股代表着不同命运的力量,在经过无数血与火的洗礼后,终于要在华夏的核心腹地,展开最后的、决定天下归属的终极对决。
紫禁城中的康熙,与驰骋在北进路上的朱元璋、朱棣,他们的目光,仿佛已经穿越了千山万水,碰撞出了最终宿命的火花。
喜欢谢邀,人在天庭,刚成昊天!请大家收藏:(m.20xs.org)谢邀,人在天庭,刚成昊天!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