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玄玦风尘仆仆的身影穿过那高大的、刻满梵文的山门时,寺内似乎并无太大变化。扫地僧依旧一下下挥动着扫帚,沙弥们依旧在殿前廊下诵读经文,香客们依旧在佛像前虔诚叩拜。然而,玄玦却能敏锐地感知到,一种无形的、凝重的气氛,笼罩着这座千年古刹。显然,天枢宗惊变的消息,已然通过各种渠道,传回了寺中。
他没有停留,直接朝着大雄宝殿后方的方丈静室——般若院走去。
般若院内,古拙而清净。一方石桌,几个蒲团,墙上悬挂着一个巨大的“禅”字,笔力苍劲,蕴含佛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沁人心脾。
了尘神僧,梵音寺的当代方丈,正盘坐于一个蒲团之上。他须眉皆白,面容慈和,脸上带着似乎永恒不变的悲悯微笑,但那双看似浑浊的老眼深处,却仿佛蕴藏着洞悉世情的智慧光芒。他手中缓缓捻动着一串油光乌亮的念珠,气息与整个般若院,乃至整个梵音寺,都浑然一体。
当玄玦踏入静室的瞬间,了尘神僧缓缓睁开了眼睛。
“回来了。”了尘的声音平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仿佛早已等候多时。
玄玦走到近前,双膝跪地,行了一个庄重的大礼:“弟子玄玦,拜见师尊。”随后,他双手将那柄完整的金刚伏魔杵奉上,“幸不辱命,佛宝已归位,器灵复苏。然……天枢宗之变,惨烈远超预料,云孤鸿施主……下落不明,疑已罹难。”
了尘神僧并未立刻去接伏魔杵,他的目光落在玄玦身上,仿佛在审视他此行的心境与收获。片刻后,他才缓缓伸手,接过了伏魔杵。指尖触碰到杵身的瞬间,那器灵似乎发出了微弱的共鸣,道道柔和而纯净的佛光自主流转,映照得静室一片祥和。
“器灵归位,佛宝圆满,此乃佛缘,亦是你的造化。”了尘神僧微微颔首,将伏魔杵轻轻放在身旁,“天枢宗之事,老衲已听闻大概。九世同炉,窃魂长生……唉,清虚道友若在天有灵,见其道统传人竟行此逆天邪术,不知该作何感想。”他叹息一声,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惋惜与沉重。
“师尊明鉴。”玄玦沉声道,“此役,不仅天枢宗根基受损,叶寒舟施主道心破碎,远走红尘;凌清雪施主亦心灰意冷,已于瑶光派玄冰窟永久闭关。正道年轻一代翘楚,折损近半。而鬼骨老人背后势力,与那龙皇残魂之患,犹在暗处,如同附骨之疽。弟子担忧,此非结束,而是一场更大浩劫之开端。”
了尘神僧静静地听着,手中念珠捻动的速度并未改变,但眼神却愈发深邃。
“玄玦,”了尘神僧缓缓开口,“你此行,所见所闻,所历所感,远超寻常修行数十载。你,看到了什么?又悟到了什么?”
玄玦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整理纷乱的思绪与感悟。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直视着了尘神僧:
“弟子看到了执着之害。天枢子为求长生,执着于魂,行逆天邪术,最终身死道消,遗祸宗门,此乃小执着,亦是入魔之因。”
“弟子看到了命运之无常与反抗之壮烈。云孤鸿施主身负九世宿命,受尽冤屈磨难,却从未真正屈服,于绝境中奋起反抗,虽最终……结局难料,但其逆命而行、守护所爱之意志,可敬可叹。苏凝眉女施主九世牺牲,以魂飞魄散为代价斩断名咒,其情可感天地。此等因果,已非寻常善恶、正邪可以简单界定。”
“弟子更看到了众生之苦,与佛法之无力。”说到这里,玄玦的声音微微低沉,“纵有佛法无边,能净化魔气,能超度亡魂,能安抚人心,却难填欲望沟壑,难解执着心结,难阻命运洪流。当劫难降临,佛法亦有鞭长莫及、回天乏术之时。目睹那满目尸骸,听闻那绝望悲泣,弟子……心生惶恐,亦感责任重大。”
了尘神僧静静聆听,脸上无喜无悲,唯有眼中的智慧光芒,仿佛在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玄玦深吸一口气,继续道:“然,正因见其苦,知其难,感其无力,弟子更觉佛门僧侣,肩负引导众生、抵御魔劫之责,责无旁贷。佛法或许不能尽解世间一切苦厄,但至少,可为一盏明灯,照亮迷途;可为一处港湾,抚慰伤痛;可为一根支柱,撑起希望。乱世之中,人心浮动,魔念滋生,正需佛法定风波,正视听,聚人心。”
他的话语,从一开始的沉郁,逐渐转向一种坚定的担当。
“弟子曾于轮回殿中,见三生之景,感悟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亦于天枢峰顶,亲历正邪碰撞,善恶交织。如今想来,佛不在西天,佛在人间;法不在经卷,法在心头。渡人,亦是渡己;降魔,亦是修心。”
了尘神僧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风化雨,温暖而充满力量。
“善哉,善哉。”了尘神僧缓缓道,“你能有此悟,可见此番磨砺,于你而言,并非劫难,而是淬炼,是机缘。见众生苦,方知慈悲意;知佛法限,更明担当重。你之心境,已非昔日专注于经卷、持守于清规的佛子,而是真正看到了苍生、感受到了责任的行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青霄孤鸿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青霄孤鸿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