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叔?”李如堂轻声叫道。
赵老汉缓缓抬头,眼神依然空洞,但似乎多了点什么。他盯着李如堂看了好久,才哑着嗓子说:“你也开始了?”
李如堂心里一咯噔:“开始什么?”
“飘啊。”赵老汉的声音平淡得可怕,“晚上飘出来,看见自己躺在床上。”
李如堂顿时汗毛倒竖:“您、您也...”
赵老汉点点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诡异的光:“一开始我也怕,后来就不怕了。飘着飘着,能去好多地方,能看见好多东西...”
“看见什么?”
赵老汉突然咧嘴笑了,露出稀稀拉拉的黄牙:“看见那些已经走了的人。我老伴,就站在村口老槐树下对我招手呢。还有二十年前淹死的小柱子,还是那么点大,在河边玩泥巴...”
李如堂后背一阵发冷:“赵叔,那都是幻觉!人死不能复生!”
赵老汉却摇摇头,声音变得飘忽不定:“你说,要是魂儿一直飘出去,会不会有一天就回不来了?然后就能和他们在一起了...”
李如堂慌忙告辞,几乎是跑着回家的。他确信赵老汉已经疯了,被自己的幻觉逼疯了。
然而当晚,李如堂的魂儿又飘出来了。
这次比前两次更加自如,他飘出了卧室,飘过了堂屋,竟然直接穿过了木门,来到了院子里。夜凉如水,月光洒在泥地上,泛着青白的光。李如堂既害怕又有一丝奇异的兴奋,他试着向院门“走”去。
就在即将飘出院门时,他再次看见了赵老汉——或者说,是赵老汉的魂儿。那虚影般的形象站在不远处,向他招手,然后转身向村口方向飘去。
李如堂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
两缕魂儿一前一后飘过寂静的村路。夜间的河子湾与白日截然不同,熟悉的景物在月光下变得陌生而诡异。麦田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无数人在窃窃私语;老槐树的枝杈张牙舞爪,投下狰狞的影子。
赵老汉的魂儿飘得很快,径直向村外的坟地而去。李如堂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了过去。他从未在夜间来过坟地,此刻只见墓碑林立,如同一个个沉默的鬼影,荒草在风中摇曳,发出簌簌的声响。
赵老汉的魂儿在一个坟前停了下来——那是他老伴的坟墓。李如堂看见赵老汉的魂儿慢慢沉入坟中,消失不见。
正当他惊疑不定时,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四周的坟堆上,慢慢浮现出一个个模糊的人影,有站有坐,有的在徘徊,有的则静静地看着他。李如堂认出其中几个竟是已经去世多年的村民!
他吓得魂不附体,拼命想往回跑,却发现自己动弹不得。那些魂影慢慢向他围拢,无声无息,却带着彻骨的寒意。李如堂感到自己的意识在一点点消散,就像水滴融入大海...
“如堂!李如堂!”
急促的呼唤声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李如堂感到一股强大的吸力,猛地被拽回现实。他睁开眼,看见妻子焦急的脸。
“你做啥噩梦了?又喊又抖的,吓死人了!”王桂花拿着毛巾擦他满头的冷汗。
天已蒙蒙亮,鸡叫声此起彼伏。
李如堂浑身发抖,半天说不出话。那不是梦,他清楚地知道那不是梦。他的口袋里不知何时多了一把坟头的荒草。
当天村里就传开了消息:赵老汉去世了。他就躺在自家床上,面容安详,像是睡着了一样。村里老人说,这是魂儿走丢了,回不来了。
葬礼那天,李如堂站在人群最后面,浑身发冷。他看见赵老汉的棺材被缓缓放入坟坑,正好挨着他老伴的坟。人们填土时,李如堂仿佛看见赵老汉站在不远处对他笑了笑,然后挽着早已去世的老伴,转身消失在麦田里。
“看啥呢?”周老大问他。
李如堂摇摇头,没说话。
接下来的日子,李如堂提心吊胆,生怕自己再次离魂。他试过许多土办法:枕头下放剪刀,门楣上挂镜子,睡前鞋尖朝外...但似乎都不管用,每晚他还是会飘出去,只是再也不敢跟随任何幻影,一到院门口就拼命往回“挣”。
渐渐地,他发现了一些规律:离魂多发生在月圆之夜;情绪激动时更容易发生;而且似乎与村口那棵老槐树有关——每次离魂,他都能感觉到老槐树像是个磁石般吸引着他。
八月十五,月圆如镜。
李如堂早早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月光从窗口泻入,在地上洒下一片银白。他心跳得厉害,有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午夜时分,那种轻飘飘的感觉又来了。这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强烈,他几乎没怎么挣扎就飘出了体外,而且直直地向门外飘去,完全不受控制。
村路在月光下泛着白光,像是一条通往异界的道路。老槐树在黑夜里显得格外庞大,树影笼罩了半个村口。李如堂惊恐地发现,树下站着许多人影——都是已经死去的村民!他们静静地站着,仿佛在等待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灵异短篇故事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灵异短篇故事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