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鹏跌跌撞撞地跑出槐荫巷,回到阳光下,恍如隔世。他回头望去,那条窄巷依然静静地夹在两栋高楼之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那天之后,周大鹏再也不敢接近槐荫巷,甚至接到附近的订单都会找借口推掉。但他发现,那段诡异的调子已经烙印在了他的脑海里,时不时就会冒出来,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开始失眠,食欲不振,整个人迅速消瘦下去。
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偶尔会无意识地哼出那段调子,虽然只是几个音符,却每次都让他毛骨悚然。妻子问他怎么了,他不敢如实相告,只能说自己工作太累。
一周后的深夜,周大鹏从噩梦中惊醒,梦里全是那条巷子和那段挥之不去的哼唱。他感到口干舌燥,起身去厨房喝水。经过女儿的房间时,他听到里面传来细微的声音。
他轻轻推开门,看到五岁的女儿正坐在床上,面朝墙壁,轻轻地哼着一段调子。那调子诡异而熟悉,忽高忽低,节奏杂乱——正是槐荫巷里的那段童谣。
周大鹏浑身冰凉,颤抖着打开房间的灯:"宝贝,你在哼什么?"
女儿缓缓转过头,眼神空洞,面无表情:"不知道呀。"
"谁教你的?"周大鹏的声音都在发抖。
女儿歪着头想了想:"没有人教,就是今天下午睡觉的时候,梦到一个看不见脸的人在我耳边哼歌,醒来就记住了。"
周大鹏如遭雷击,瘫坐在女儿床边。他从未在家里哼过那段调子,更没有告诉任何人关于槐荫巷的经历。女儿怎么可能知道这段旋律?
从那天起,周大鹏发现女儿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面无表情地哼着那段调子。带她去看医生,也查不出任何问题。更可怕的是,妻子偶尔也会无意识地哼出几个音符,虽然她自己毫无察觉。
周大鹏意识到,那段诡异的童谣就像某种病毒,正在他的家庭中传播。他试图与家人沟通,让他们停止哼唱,但越是阻止,那调子就越是频繁地出现。
一个月后,周大鹏辞去了快递工作,带着家人搬到了城市的另一端,希望远离槐荫巷就能摆脱这一切。起初似乎有效,女儿不再哼唱,妻子也恢复了正常。但就在周大鹏稍微安心时,他发现自己仍然会在夜深人静时听到那调子,不是通过耳朵,而是直接在大脑中回响。
他开始研究槐荫巷的历史,走访附近的老人,试图找出那首童谣的源头。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告诉他,那条巷子确实邪门,解放前那里不是刑场,而是一所孤儿院,后来发生了一场大火,许多孩子丧生。据说那些孩子生前最喜欢一起哼唱一首没有歌词的童谣,但那调子早已失传。
"那场大火后,巷子就经常听到哼唱声,"老太太神秘地压低声音,"有人说,是那些孩子的魂灵还在那里,继续唱着他们的歌。更可怕的是,那调子会跟着人回家,就像某种诅咒。"
周大鹏感到一阵绝望。他终于明白,自己遇到的不是普通的灵异事件,而是一种更为诡异的存在——那首童谣本身就是一种媒介,连接着生者与逝者,一旦听过,就会被烙印在灵魂深处,甚至传递给亲近的人。
他尝试了各种方法,从心理治疗到民间法术,都无法摆脱脑海中的调子。最后,他不得不学会与它共存,就像某种慢性疾病,虽然不致命,却永远改变了你的生活。
每年槐花盛开的季节,那调子就会格外清晰,仿佛在提醒他,有些事情一旦遭遇,就永远无法真正逃离。而槐荫巷依然静静地存在于城市一角,偶尔会有不信邪的人闯入,然后带着一段诡异的旋律和一段新的恐怖经历离开。
都市的怪谈又多了一个:不要轻易走进那条窄巷,如果不幸听到了孩子的哼唱,切记不要跟着学,否则那调子会如影随形,甚至传染给你爱的人。没有人知道那首童谣究竟意味着什么,只知道它来自另一个世界,寻找着能够听见它、记住它、传播它的宿主。
喜欢灵异短篇故事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灵异短篇故事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