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协理,不是下官不尽力,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户部一位郎中摊着手诉苦。
“吴大人,您要求的这箭矢数量,就算把所有工匠累死也造不出来啊!”工部的官员也叫苦连天。
吴铭不得不拿出在朝堂上练就的韧性和沟通技巧,周旋于各部门之间,据理力争,协调资源,甚至不得不一次次抬出皇帝的旨意来施加压力。
他忙得几乎住在户部衙门,每天只能睡上一两个时辰,眼窝深陷,嘴角都起了燎泡。徐妙锦托人送来的安神香囊,被他挂在案头,成了唯一的慰藉。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古代大规模战争的残酷和消耗。每一粒运往前线的粮食,都可能是一个民夫家庭数日的口粮;每一支箭矢,都凝聚着工匠的汗水甚至健康。
但他没有退缩。他知道,这场战争对于朱元璋和大明的重要性。他只能竭尽全力,确保后勤这条生命线尽可能畅通、高效。
偶尔,他会收到来自北平燕王朱棣的公文。朱棣负责指挥一路偏师,其公文除了例行公事的粮草请求外,偶尔也会用隐晦的词语询问后勤情况,甚至提出一些具体的需求(如需要某种特定规格的箭镞或耐寒的衣物)。吴铭总是优先处理燕王的需求,并尽力满足。
他也通过徐达的旧部关系,与一些前线将领建立了直接联系,了解一线的实际困难,及时调整后勤供应。
在吴铭近乎透支的努力下,他所负责的后勤线路,虽然依旧紧张,但总算是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物资开始源源不断地向北汇集。
站在户部衙门的院子里,望着远处天空中扬起的尘烟(那是运输车队出发的迹象),吴铭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疲惫,有成就感,更有一种置身于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敬畏。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当大军开拔,战线拉长,后勤的压力将会呈指数级增长。
内心OS:「超大型战争后勤保障项目,进度勉强跟上计划。资源冲突严重,沟通成本巨大,风险极高。但…必须顶住!」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那堆满公文的地图前,继续投入到与数字、粮草、路程的搏斗之中。
这场北伐,不仅是对大明国力的检验,也是对他吴铭能力极限的挑战。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