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职在!”纪纲出列,声音洪亮,带着肃杀之气。
“按名单拿人!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遵旨!”纪纲转身,大步流星而出,殿外很快传来锦衣卫缇骑急促的脚步声和马蹄声,如同死神的鼓点,敲响在许多人的心头。兵部、户部几位官员当场瘫软在地,被如狼似虎的侍卫拖了下去。
朱元璋又看向吴铭:“吴御史。”
“臣在。”吴铭出列躬身,手臂上的伤处隐隐作痛,但脊梁挺得笔直。
“此案由你都察院协同三司主审,务必将曹震一党罪状,查个水落石出,明正典刑!”
“臣,定不辱命!”吴铭沉声应道。他知道,这不仅是信任,更是将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了他的肩上。此案牵连甚广,审理过程必是步步惊心。
退朝的钟声响起,百官如同潮水般退出皇极殿,许多人面色苍白,脚步虚浮。今日的朝会,如同一场风暴,席卷之后,留下的是一片狼藉与深入骨髓的寒意。胡惟庸案的血迹未干,景川侯案再起波澜,这位洪武皇帝的手段,让所有人胆战心惊。
吴铭走在出宫的路上,感受着四周投来的各种目光——有敬畏,有嫉妒,有恐惧,也有深深的忌惮。他知道,经此一役,他在朝中的地位已然不同,彻底成为了皇帝手中一把出鞘的利刃,但也因此将自己置于更显眼、更危险的位置。
回到府中,压抑的气氛已被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所取代。护卫们脸上带着疲惫,却更有昂扬之气。徐妙锦抱着已然退烧、正在安睡的吴定国迎了上来,看到吴铭手臂上重新包扎过的伤口,眼圈又是一红。
“朝堂上……都结束了?”她轻声问。
“暂时告一段落。”吴铭接过儿子,小心地抱着,感受着那微弱却平稳的呼吸,心中一片安宁,“首恶已擒,但后续审理,还需时日。”
徐妙锦依偎在他身边,低声道:“我只盼着,从此能家宅平安,定国能无忧无虑地长大。”
吴铭没有回答,只是将妻儿拥得更紧。家宅平安,在这洪武朝堂,何其奢侈。但他会竭尽全力,去守护这份安宁。
是夜,吴铭书房灯火通明。他需要梳理案情,拟定审讯提纲,协调都察院与刑部、大理寺的关系。桌上除了卷宗,还放着一份纪纲秘密送来的初步抄家清单,曹震府中查抄出的金银珠宝、田产地契堆积如山,其数额之巨,令人瞠目结舌,更坐实了其贪腐之罪。
然而,在翻阅清单时,吴铭的目光停留在几件来自海外的奇巧物件上,还有几封语焉不详、似乎与海外某股势力往来的密信残片。曹震虽倒,但那条“海船”线索似乎并未完全断绝,背后是否还有更深的海域,更庞大的阴影?他想起那批未曾落网的海外“匠人”,心中隐隐觉得,此事或许并未真正了结。
与此同时,乾清宫内,朱元璋独自站在巨大的大明疆域图前,目光幽深。扳倒了曹震,剪除了一股尾大不掉的勋贵势力,加强了皇权,但他脸上并无多少喜色。他深知,权力的毒草野火烧不尽,旧的势力倒下,新的势力又会滋生。朝堂之上的平衡已被打破,接下来,该如何布局,如何确保朱标能顺利接手一个相对安稳的江山,是他必须深思的问题。他的目光,或许已投向了更远处。
吴铭审阅着卷宗,偶尔抬头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一场风暴平息,但夜空依旧深邃,预示着未来的航程绝不会风平浪静。
景川侯曹震一案,随着三司会审的最终定谳,如同一块巨石砸入深潭,在洪武朝的朝堂上激起了层层扩散的涟漪。曹震及其核心党羽被明正典刑,家产抄没,其庞大的势力网络被连根拔起。朝野上下,为之震慑,一时间,勋贵武将们行事收敛了许多,以往那种骄横跋扈的气焰被打压下去大半。
吴铭作为主审官之一,全程参与了这桩大案的审理。他凭借现代的逻辑思维和证据意识,将曹震一党的罪证梳理得条理清晰、铁证如山,使得审讯过程异常顺利,也让同僚们对其刮目相看。然而,案卷合上的那一刻,吴铭心中并无多少轻松之感。抄家清单中那些来自海外的奇异物事,以及未能彻底查清的“海船”与海外匠人线索,像一根细刺,扎在他的心头。他知道,斩断的或许只是一条显露在外的触手,更深处的黑暗或许仍在潜滋暗长。
这日下朝回府,已是华灯初上。府内气氛安宁,与前些日子的紧张肃杀截然不同。徐妙锦正抱着咿呀学语的吴定国在院中看晚霞,小家伙挥舞着胖乎乎的手臂,试图抓住天边那抹绚烂的色彩。看到吴铭回来,徐妙锦脸上绽开温柔的笑意,怀中的定国也冲着父亲咯咯直笑。
“爹爹……抱……”小家伙含糊不清地喊着,伸出了小手。
这一声呼唤,瞬间融化了吴铭满身的疲惫。他快步上前,小心地将儿子接过来,高高举起,引得定国发出一串欢快的笑声。徐妙锦在一旁看着,眼中满是幸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