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领旨谢恩!必不负陛下重托!”吴铭跪接圣旨,声音沉稳,心中却如巨浪翻涌。这一刻终于到来,所有的谋划、等待、煎熬,都将化为实际行动。
旨意一下,整个帝国的战争机器轰然启动。漳州湾的造船工匠日夜赶工,完成最后几艘“靖海级”战船的舾装;各地水师驻地,粮草、弹药、药材被迅速装船;精选出的士卒告别家人,登上前途未卜的战舰。驿马奔驰,将一道道命令传向沿海各地。
吴铭的工作量瞬间达到了顶峰。他移驻福州前线,设立了临时帅府。每日里,军报如雪片般飞来,将领请示络绎不绝。从舰队编组、航线规划,到后勤补给、天气研判,事无巨细,都需要他最终拍板。他几乎是不眠不休,依靠着强大的意志力和现代项目管理的方法,硬是将千头万绪的事务梳理得井井有条。
汤晟被任命为前锋主将,负责率领精锐战船先行开路,扫清航路障碍,并建立前进基地。这位老将摩拳擦掌,誓要一雪前耻(指未能擒获“星槎”、“雾隐”)。临行前,吴铭特意召见他,叮嘱道:“汤将军,前锋重任在肩,遇敌当果断,然亦需谨慎,切莫贪功冒进。我等目标是珍珠屿核心,沿途小股敌人,可驱则驱,可避则避,保存实力为上。”
“末将明白!大人放心!”汤晟抱拳领命,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在紧张的备战中,吴铭抽空回了趟京城,一方面是向皇帝做最后一次当面禀报,另一方面,也是与家人告别。此去凶险,谁也不知能否安然归来。
武英殿内,朱元璋没有多余的嘱咐,只是重重拍了拍吴铭的肩膀,目光深沉:“吴铭,咱把大明的颜面,还有东南的安宁,都交到你手上了。给咱打个漂亮仗回来!”
“陛下静候佳音!”吴铭肃然应道。
回到吴府,气氛则凝重得多。徐妙锦早已备好酒菜,强作笑颜,但微红的眼眶泄露了她的担忧。儿子们似乎也感受到离别的气氛,不像往常那般嬉闹,只是紧紧依偎在父亲身边。
“爹爹,你要去打坏蛋了吗?”大儿子定国仰着小脸问。
“嗯,爹爹要去很远的海上,把欺负我们百姓的坏蛋赶走。”吴铭摸着儿子的头,柔声道。
“那爹爹要快点回来,教我们骑马!”小儿子吴麟奶声奶气地说。
看着天真无邪的孩子,吴铭心中涌起万般不舍与柔情。他紧紧拥抱了妻儿,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句:“等我回来。”
徐妙锦将一枚亲手绣制的平安符塞进他怀里,低声道:“海上风浪大,一切小心。我和孩子,在家等你。”
离京那日,天色未明。吴铭没有惊动太多人,只带着少量亲随,悄然出城。回首望了一眼在晨曦中轮廓模糊的家,他毅然转身,策马向南而去。
回到福州帅府,最后的出征准备已然就绪。巨大的舰队在闽江口外海域集结,帆樯如林,旌旗蔽日。大大小小数百艘战船、补给船,按照预定的阵型排列,气势磅礴。
出征前夜,吴铭登上了作为旗舰的“靖海一号”。这是一艘新下水的干舷高、航速快的福船改良型战舰。他巡视各船,检阅士卒。月光下,士兵们刀枪闪亮,眼神中既有对未知的忐忑,更有建功立业的渴望。
吴铭站在船头,望着眼前这片由战舰组成的海上长城,海风带着咸腥气扑面而来。他异常平静:“项目最终阶段(执行阶段)启动。所有资源(舰队)已就位,项目计划(作战方案)已审定,风险预案(后勤、天气、意外)已备好。现在,就是按下启动键的时候了。”
翌日清晨,旭日东升,海面金光万道。三声炮响,声震海天!
“启航!”吴铭一声令下,令旗挥舞!
巨大的船锚缓缓拉起,风帆依次升满。庞大的舰队如同苏醒的巨龙,开始缓缓移动,劈波斩浪,向着南方那片隐藏着最终对手和答案的海域,坚定驶去。
岸上,送行的官员和百姓挥手致意。更远处,京都家中的灯烛,吕宋岛上的迷雾,都仿佛与这支远去的舰队产生了无形的联系。
万里征途,始于足下。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