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电光石火间的阻滞,给了侍卫宝贵的机会!数把钢刀同时劈下,血光迸现!刺客当场被格杀,但那偏转的毒刃,还是擦着朱元璋的袍袖边缘划过,将龙袍割开了一道口子!
静!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刺杀惊呆了!
朱元璋脸色铁青,看着袍袖上的裂口,又看看地上刺客的尸体,最后目光落在因为掷出木尺而有些脱力、被侍卫扶住的吴铭身上,眼神复杂难明。
“查!给咱查!这刺客是何人?如何混入力士队伍?受谁指使?!”朱元璋的声音冰冷得如同腊月寒风,“蒋瓛!若查不出,你提头来见!”
他转而看向广场中央,那经历了撞击与拉扯,虽略有变形却终究未曾散架的“麒麟骨”,又看了看吴铭,缓缓开口道:“此骨……甚坚。‘星槎’之建,不容有失。吴铭。”
“臣在。”
“即日起,‘星槎’工坊迁入西苑,由内廷禁军直接看守。一应事宜,由你全权负责,凡有阻碍者,无论品级,先斩后奏!”
金殿验骨,竟以一场惊心动魄的刺驾血案告终。 但“麒麟力骨网”的卓越性能,也在朱元璋和百官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而这场失败的刺杀,不仅未能阻止“星槎”,反而因其目标直指皇帝,触动了朱元璋最敏感的神经,使得“星槎”计划获得了来自皇权的、前所未有的强力庇护与最高优先级。
吴铭知道,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但至少,“星槎”的龙骨,已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金殿刺驾的鲜血虽已擦净,但其引发的震动却远未平息。蒋瓛的锦衣卫如同梳子般将皇宫乃至整个金陵城梳理了数遍,又揪出了几名与那自杀老太监有过隐秘接触的低级内侍和宫外人员,线索依旧指向佛郎机商行,却在关键处再次断裂。对手的谨慎与狠辣,令人心惊。
然而,朱元璋的雷霆之怒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星槎”工坊整体迁入皇家西苑,由最精锐的御林军里三层外三层严密看守,所有物料、人员进出皆需经过数道盘查,真正成了铜墙铁壁。在这绝对安全的环境下,周大巧带领的工匠团队得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建造,进度一日千里。
巨大的船坞内,依据“麒麟力骨网”理念构建的船体骨架已然成型,流畅的线条与内部错综复杂的三角支撑结构,赋予了这艘尚未披上“外衣”的巨舰一种沉稳而充满力量的美感。接下来,便是铺设船板、安装甲板、建造舱室,以及最关键的——安装那套集大成者的“麒麟帆”系统。
但就在船体水密舱室进行最后密封测试时,一个棘手的技术难题出现了。由于船体线型为了追求速度而更为尖锐流畅,导致船首部分在承受风浪正面冲击时,其与主甲板连接的弧形区域(舷墙根部)应力异常集中,按照传统工艺密封,在模拟高压水枪冲击测试中,屡屡出现渗漏!
这是远洋航行绝对无法容忍的隐患!周大巧等人尝试了加厚木板、增加肋材、使用多种传统捻料(填充缝隙的材料)等方法,效果均不理想。工期因此受阻,气氛一时有些凝重。
吴铭闻讯,连续数日泡在西苑工坊,与工匠们一同研讨对策,却始终找不到完美方案。这并非设计理念问题,而是具体工艺和材料遇到了瓶颈。
这日傍晚,吴铭满身木屑油污,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府中,眉宇间带着化不开的愁绪。徐妙锦见他如此,心疼不已,却也不知如何安慰。晚膳时,吴铭食不知味,脑海中仍在反复推演着各种密封方案。
膳后,他信步走到后院,却见吴麟并未像往常一样在书房摆弄他的模型,而是蹲在院中的小池塘边,一动不动地看着什么。吴铭走近,发现儿子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下,几只田螺缓缓爬过池底岩石与池壁的连接处,那里生长着一些滑腻的水藻。
“麟儿,在看什么?”吴铭随口问道,并未指望能得到什么答案。
吴麟没有回头,伸出小手指着那岩石与池壁的接缝,以及覆盖在上面的水藻,模糊地说:“爹爹……水……进不来……滑滑的……粘住了……”
滑滑的?粘住了?
吴铭心中猛地一跳!他蹲下身,仔细观察。是啊,岩石与池壁的接缝并非严丝合缝,但那些滑腻的水藻和淤泥,却形成了一层富有弹性的、紧密附着在 irregular (不规则)表面的“密封层”,有效地阻止了池水渗入泥土!
一个念头如同火花般在他脑中迸现!为何一定要用坚硬的木材和捻料去死板地填充缝隙?能否制造一种具有流动性、可塑性强、能紧密附着在复杂曲面和缝隙中,固化后又有足够强度和弹性的“软密封”材料?!
他立刻联想到格物院之前研究猛火油柜时,曾尝试调配过几种具有黏性的助燃剂和堵漏剂!其中一种以鱼油、石灰和某种树胶混合而成的膏状物,似乎就具有类似的特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