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的血腥镇压,如同寒冬里最凛冽的北风,瞬间冻结了京城表面所有的反对声音。锦衣卫的诏狱人满为患,昔日高谈阔论的言官们在酷刑下哀嚎,牵扯出的江南贿赂网络触目惊心。朱元璋用最直接、最粗暴的方式,向全天下宣告了他支持改革、铲除积弊的决心。
然而,吴铭深知,朝堂的胜利仅仅是第一步。真正的硬骨头在地方,在那片被盘踞了数百年,关系网盘根错节,甚至敢于煽动民变来对抗朝廷的江南之地。朱元璋的屠刀可以震慑一时,但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地方势力的顽抗。新政的试点,必须用实打实的成效和铁腕的手段,在江南这片“敌占区”硬生生撕开一道口子。
圣旨很快下达:擢升秦王、太子太保吴铭为 “钦差大臣,总督江南诸府州祥瑞推广及新政试点事宜,兼领巡查御史,有临机专断之权” 。这道旨意,赋予了吴铭在江南近乎无限的权力,也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的最前沿。
秦王府内,气氛凝重。吴铭正在做出发前的最后部署。
“蒋指挥,”吴铭看着面前的蒋瓛,“江南之行,凶险异常。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锦衣卫在江南的缇骑,我要你全力配合,不仅要查案,更要成为我的耳目。重点监控苏州、松江、常州、镇江这几处赋税重地,尤其是那几个在朝中势力被我们重创的家族,他们绝不会坐以待毙。”
“王爷放心,下官已抽调精干力量,先期潜入,江南锦衣卫卫所亦已得到严令,全力配合王爷,若有阳奉阴违者,格杀勿论!”蒋瓛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皇帝的支持和吴铭的手段,让他这条皇帝的恶犬,更加无所顾忌。
吴铭又看向一旁身着简便戎装的徐妙锦,眼神柔和了些,但语气依旧严肃:“妙锦,此次南下,你和孩子们留在京城。”
“夫君!”徐妙锦急道,“我懂些医术,也能……”
“不行!”吴铭断然拒绝,握住她的手,“江南如今是龙潭虎穴,他们奈何不了我,难保不会对你们下手。你和孩子们留在京城,有岳父照看,有陛下和太子关注,才是最安全的。你留在京中,替我稳住后方,关注北疆特区和新政试点的进展,若有变故,及时通过锦衣卫的渠道传信于我。”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家人是他的软肋,绝不能带去险地。
徐妙锦看着丈夫坚定的眼神,知道无法改变他的决定,只能用力回握他的手,千言万语化作一句:“一切小心!我和孩子们等你回来。”
吴铭点头,最后看向自己的三位家将首领和由老兵王伯训练出来的百人护卫队。这支护卫队装备了他利用现代知识改良的轻便皮甲、强弩以及一些特制的防身火器(如改进后的手铳),堪称这个时代的特种小队。
“诸位!”吴铭目光扫过这些忠诚的面孔,“此次南下,非为游山玩水,乃是为陛下、为太子、为天下百姓,推行新政,铲除奸佞!前路艰险,或有血光之灾!但功成之日,尔等皆是我大明之功臣!百姓之福音!可愿随我,赴此龙潭,立不世之功?!”
“愿随王爷!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百人齐吼,声震庭院,杀气盈霄。
* * * * *
吴铭的钦差仪仗,并未过分奢华,但护卫森严,代表着皇权的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离京之日,太子朱标亲自送至城外长亭,郑重嘱托:“吴卿,江南之事,关乎国运,拜托了!遇事可临机决断,一切以推行新政、稳定地方为要!”
“臣,定不辱使命!”吴铭躬身行礼,转身登车,再无留恋。
队伍迤逦南下,沿途官员迎接,态度各异。有真心拥护新政的年轻干吏,有畏惧钦差权势、小心应付的庸官,更有表面恭敬、眼底却藏着怨恨与算计的旧势力代言人。吴铭对这一切洞若观火,并不急于发作,只是冷眼旁观,记录在案。
越是接近江南核心地带,气氛越是诡异。官道两旁,时而能看到衣衫褴褛的百姓,眼神麻木;时而能听到一些关于“加税”、“夺田”的流言蜚语在私下传播。吴铭派出混入民间的护卫和锦衣卫暗探,不断将真实情况反馈回来。
“王爷,苏州府外,有乡民聚集,声称官府要清丈田亩,加征赋税,阻挠丈量胥吏入户。”
“松江府有童谣流传:‘秦王到,鸡犬跳,旧税未清新税到,逼得百姓上了吊’!”
“常州有士子聚集文会,抨击新政乃‘暴政’,呼吁‘为民请命’。”
对手的反击,果然是从底层舆论和煽动民意开始,试图将吴铭塑造成一个横征暴敛的酷吏,将新政污名化。
“果然还是这套!”吴铭在马车内冷笑,“不敢正面抗衡皇权,就只能玩弄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可惜,时代变了!”
他并未立刻动用武力弹压,而是下令:“传令各地,钦差行辕暂不进城,驻扎于城外开阔之地。张贴安民告示,就用大白话写:陛下仁德,念及百姓困苦,特派本王前来,推广高产祥瑞(附上土豆、玉米简易画),此物若能普及,一亩可收数十石,足以饱腹!清丈田亩,只为厘清税基,使富者多纳,贫者少担,绝非加税!若有胥吏借此勒索乡民,一经查实,立斩不饶!另,本王于行辕外设‘鸣冤鼓’,百姓但有冤屈,无论田土、债务、殴斗,皆可击鼓鸣冤,本王亲自受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