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救赎”的余威,如同初冬的寒霜,迅速冻结了新大陆海岸线周边所有潜在的敌意。那个曾以活人祭祀震慑周边的“血鹰部落”,如今成了大明远征军武力与仁慈并存的最佳见证。被释放的战俘将消息带回各自部落,光滑的瓷器、绚丽的丝绸、能治愈发热的“神药”(奎宁,格物院从金鸡纳树皮中初步提取),以及那如同雷神震怒般的“火棍”与“喷雷木筒”的传说,以远超舰队航速的速度,在广袤的丛林与河谷间传播开来。
越来越多的土着部落,怀着敬畏、好奇与对“神物”的渴望,派出使者,带着本地特有的物产——色彩斑斓的鸟类羽毛、质地坚韧的野牛皮、味道奇特的烟草、乃至少量天然金粒,来到那座被他们称为“雷神之堡”(大明命名为“新明港”)的营地外围,进行试探性的交换。
吴铭深知“胡萝卜与大棒”的道理。他严格约束部下,设立专门的“互市区”,由通译和心思缜密的吏员管理贸易,强调公平,严禁强买强卖,更不许骚扰土着妇女。同时,他命格物院的医者设立“义诊点”,利用带来的草药和初步掌握的本地草药知识,为土着治疗伤病,效果立竿见影。这些举措,极大地缓和了紧张关系,也为远征军赢得了宝贵的情报和食物来源。
然而,吴铭的野心远不止于此。贸易和医疗只是立足的手段,他要在脚下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上,真正扎下根来,建立一个能够辐射四方、抵御未来风浪的坚实基地。
“新明港”的建设进入了第二阶段。在吴铭的亲自规划和格物院的技术支持下,一座融合了中西防御理念的棱堡式要塞,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要塞以夯土、木材和就地烧制的砖石构筑,墙高壕深,关键位置预留了火炮射击孔。内部规划井然有序:行政区、军营、仓库、工匠区、格物院分部、乃至一个小小的学堂(教授随行孩童和部分愿意学习的土着孩子基础汉语和算学)。港口进行了疏浚和加固,建立了灯塔和了望塔。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要塞外的肥沃土地上,大规模的垦荒开始了。来自大明的稻谷、小麦与本地发现的玉米、土豆、番茄等作物被混合播种,探索着最佳的种植模式。格物院的农学小组如鱼得水,日夜记录着各种作物在新环境下的生长数据。猪、鸡等家畜也被圈养起来,尝试适应新的环境。
吴铭甚至开始尝试小规模的冶金。利用勘探发现的浅层煤矿和铁矿(品质一般,但足以应急),建起了更高效的小高炉,虽然初期只能生产一些粗糙的铁器,但意义非凡——这代表着在新大陆上,工业的火种已经点燃!
整个“新明港”如同一台高效运转的机器,每一天都在发生着肉眼可见的变化。龙旗在要塞顶端猎猎飘扬,宣示着这片土地新的归属。
然而,就在基地建设如火如荼,与周边土着关系日益缓和之际,一片不祥的阴云,正从浩瀚的太平洋深处悄然飘来。
这一日,负责在海岸了望塔值班的哨兵,通过格物院改良的望远镜,发现东南方向的海平面上,出现了几个陌生的黑点!那绝不是已知的任何大明舰船,也非土着简陋的独木舟!
消息立刻传到吴铭那里。他心中一凛,一种强烈的预感攫住了他——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他立刻登上了望塔,亲自观察。望远镜中,那几艘船只的轮廓逐渐清晰:船体相对宝船要小,但线条更为流畅,挂着巨大的三角帆,船首有着独特的撞角……典型的欧洲卡拉克帆船或早期盖伦船样式!船帆上,隐约可见十字架和某种城堡狮子的图案!
西班牙人!或者说,这个时代纵横大洋的卡斯蒂利亚人!
“终于……碰面了。”吴铭放下望远镜,眼神冰冷。历史的宿敌,在这片全新的舞台上,不期而遇。
“王爷,是否立刻集结舰队,将其驱逐或……歼灭?”蒋瓛眼中杀机闪烁。在他看来,任何敢于窥伺大明领土的异邦船只,都是敌人。
吴铭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急。他们似乎只是在远处观望,并未直接靠近。传令!舰队做好一级战备,隐蔽于港湾内侧,炮口对准外海!要塞进入警戒状态,但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开火!”
他需要判断对方的意图和实力。是偶然的探险队?还是大规模殖民的前哨?
他派出了两艘速度最快、装备了轻型火炮的哨船,悬挂着醒目的龙旗,向那几艘西洋船驶去,进行试探性接触。
双方的船只在大洋上缓缓靠近。明军哨船上的官兵能清晰地看到对方船上那些穿着怪异服装、留着大胡子、眼神中充满惊讶与贪婪的西方水手。对方船上的几门小型射石炮也调整了方向,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通译用生硬的拉丁语(吴铭凭借记忆和格物院搜集的零星资料,让通译突击学习了一些)喊话,询问对方身份、来意。
西洋船队中,最大的一艘船上,一名身着华丽服饰、似乎是首领的中年男子(原型可能是早期西班牙探险家)走到船舷边,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拉丁语回应,声称他们是“奉卡斯蒂利亚与莱昂国王之命,探索新世界,传播上帝荣光的探险队”,并要求明军表明身份,以及……这片“无主之地”的归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