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为进!
朱标心中明了。吴铭这是主动交出了部分行政管辖权,换取了继续掌控核心技术和人才培养的权力。这既回应了方孝孺的攻讦,也满足了自己加强控制的需求,同时保住了根本。
朱标合上奏章,心中已有决断。
“方爱卿所虑,朕已知之。”朱标看向方孝孺,“然,北患未平,军械制造关乎国本,不可因噎废食。镇国秦王既有悔过之意,主动请派大臣监管,其心可鉴。这样吧,着户部侍郎李贯,前往天津卫,接管工坊一应庶务、账目。镇国秦王吴铭,卸任工坊总管之职,转为技术总监,负责督造技艺,培训工匠。原监察御史王文弼,协同李贯,负责人员核查及纪律监察。”
这个安排,将行政、财务权交给了相对中立的户部,保留了吴铭的技术核心地位,同时让方孝孺的人继续负责监督,算是一个平衡各方利益的妥协。
方孝孺张了张嘴,还想再争,但看到朱标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最终将话咽了回去。他知道,这已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至少,行政和财务权拿到了手,可以极大限制吴铭的行动。
圣旨很快下达。天津卫工坊内,吴铭平静地接旨,与前来接任的户部侍郎李贯进行了交接。李贯是个精于算计的官员,对技术一窍不通,但对钱粮物料把控极严。吴铭乐得清闲,将精力完全投入到技术改进和火炮研发中,同时,在“培训工匠”的名义下,将更多符合要求的新明匠师和骨干,安插进工坊的关键岗位。
就在朝堂围绕天津工坊明争暗斗的同时,镇国秦王府内,一场离别也在悄然酝酿。
书房内,吴铭看着站在自己面前,身姿挺拔,眼神中已褪去不少稚气的长子吴定国,心中百感交集。十岁的孩子,在这个时代,已不算小。
“定国,你可知,为何要送你去你外公军中?”吴铭沉声问道。
吴定国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和坚定:“知道!爹说过,好男儿志在四方。外公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我要去跟他学习真正的本事,将来像爹和外公一样,保家卫国!”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但更多的是向往,“而且……娘说,应天城里,眼睛太多。”
最后一句,声音压低了许多,却让吴铭心中一酸。连孩子都隐约感受到了这府邸周围的暗流涌动。送走定国,既是磨砺,也是为他寻一个相对安全的去处。在徐达的军中,在那些耿直悍勇的边军将士中间,或许比在这繁华却危机四伏的京城更让人放心。
徐妙锦站在一旁,默默地为儿子整理着行装,眼眶微红,却强忍着没有落泪。她深知丈夫的决定是对的。
“到了军中,要听外公和将领们的话,勤练武艺,也要学着识字读兵书,不可一味莽撞。”吴铭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记住,你不仅是吴家的长子,也要给你两个弟弟做个榜样。”
“孩儿明白!”吴定国挺起胸膛。
三日后,一支小小的车队在黎明前的薄雾中悄然离开了秦王府。吴定国骑在一匹温顺的小马上,回头望了望逐渐远去的府门,以及门口父母和弟弟们的身影,用力挥了挥手,然后毅然转过头,催马跟上护卫,向着北方,向着魏国公徐达镇守的边关而去。
吴麒和吴麟拉着母亲的手,望着兄长离去的方向,小脸上满是羡慕和不舍。
吴铭揽住徐妙锦的肩膀,感觉到她微微的颤抖。
“雏鹰总要离巢,才能翱翔天际。”他轻声安慰,目光却越过重重屋脊,望向紫禁城的方向。赏功背后的暗流,家族的离散,都清晰地告诉他,他与大明朝廷之间那层脆弱的窗户纸,正在风雨飘摇中,发出不堪重负的声响。他必须加快步伐了。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