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大捷”的消息,再次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回京师!朝野为之振奋!自徐达去世后,北疆已经很久没有传来如此酣畅淋漓的胜利消息了。
然而,应天府内的反应,却颇为微妙。
朱标看着捷报,脸上并无多少喜色,反而眉头微锁。吴铭在北疆的动作太快,太狠,太得军心。先斩后奏拿下总兵郭英(虽证据确凿),如今又取得军功,其在北疆的威望已然树立。这固然稳定了边关,但……是否会造就另一个尾大不掉的“徐达”?甚至,比徐达更难以掌控?毕竟,吴铭背后还有神秘的新明。
杨士奇等文官更是忧心忡忡,接连上书,提醒皇帝“防微杜渐”,“边将权重,非国家之福”,暗示应尽快将吴铭调离北疆。
就在朝堂为如何安置吴铭而争论时,朱标的旨意到了大同。旨意中,对吴铭“整肃边务、力挫北元”之功大加褒奖,赏赐倍于往常。但紧接着,旨意话锋一转,以“京师繁剧,需王肱骨”为由,令吴铭“交接军务,即刻还京”。
明升暗调。皇帝终究还是无法放心让他久掌北疆兵权。
吴铭接到旨意,面色平静,仿佛早有预料。他没有任何拖延,迅速而有序地完成了交接,将大同防务交给了由他提拔、皇帝新任命的将领(其中不乏他暗中认可的人选),并留下了部分核心的改革章程。
离城那日,大同军民再次自发相送,规模更胜上次。许多士卒和百姓跪在道路两旁,高呼“王爷千岁”,真情流露。吴铭看着这些质朴而充满感激的面孔,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自己在这里播下了一些种子,但能否生根发芽,还需时间的检验。
回京的队伍,比来时更加庞大,除了王府护卫,还有吴定国以及部分愿意追随他离开的边军老兵。然而,归途同样不平坦。
刚离开大同不久,队伍便再次遭遇了不明身份的骑兵骚扰。这些骑兵来去如风,战术刁钻,不似北元正规军,倒更像……马贼或者某些势力蓄养的死士。
“是江南那边?还是朝中有人不想我活着回去?”吴铭坐在马车中,听着外面的厮杀声,眼神冰冷。他吩咐护卫不必追击,全力护卫车队南下。
一路有惊无险,队伍终于抵达京师郊外。然而,就在即将进城之时,一骑快马飞驰而来,带来了一个让吴铭骤然变色的消息——留守京城的徐妙锦,在日前外出前往格物院途中,所乘马车受惊,虽人员无恙,但拉车的马匹事后检验,竟是被喂食了缓慢发作的毒药!若非马车失控不严重,后果不堪设想!
对方的手,竟然伸到了京城,伸向了他的家人!
吴铭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看着近在咫尺的、巍峨的应天城墙,那熟悉的繁华之下,隐藏的是比北疆战场更加凶险的刀光剑影。
他知道,回到这座城池,意味着另一场更加复杂、更加残酷的博弈,已然拉开序幕。而这一次,他的软肋,已然暴露在敌人的视野之中。
镇国秦王吴铭归京,尚未踏入王府,便听闻妻子徐妙锦险些遇害的消息。一股冰冷的怒意瞬间席卷全身,远比在大同面对刀光剑影时更甚。对方已然毫无底线,将毒手伸向了内宅妇孺!
他强压着翻腾的杀意,车队无声地驶入已然戒备森严的秦王府。府门内,徐妙锦带着吴麒、吴麟安然无恙地迎候,但母子三人眼中残留的惊悸,以及徐妙锦眉宇间那一丝难以掩饰的后怕,让吴铭的心狠狠一抽。
“回来了。”徐妙锦上前,声音微哑,千言万语化作这三个字。
“回来了。”吴铭握住她冰凉的手,目光扫过两个明显被吓到、紧紧依偎着母亲的儿子,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没事了,以后……不会再发生这种事。”
他没有过多询问细节,此刻安抚家人更重要。但当夜,在确认妻儿安睡后,吴铭立刻召见了王府侍卫统领以及新明在京的暗卫首领。
“查!掘地三尺也要把下毒的人揪出来!所有接触过马匹、饲料、车辆的人,一个不漏!”吴铭的声音在书房中如同寒冰,“府内所有人员,重新甄别。凡有疑点者,宁可错清,不可错留!”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告诉我们在京里所有的人,从今天起,眼睛给我放亮一点。但凡有敢伸手的,不管来自哪里,先把爪子给我剁了!有什么事,本王担着!”
一场无声却更加酷烈的内部清洗,在秦王府及关联势力范围内悄然展开。数名被收买或安插的内应被揪出,顺藤摸瓜,线索隐隐指向了几个与江南残余势力、乃至朝中某些清流官员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中下层官吏。吴铭没有立刻发作,只是将这些名字和信息牢牢记住,如同编织着一张复仇的网。
次日,吴铭依例入宫觐见,汇报北疆事宜。
乾清宫内,朱标看着风尘仆仆却眼神锐利更胜往昔的吴铭,心中五味杂陈。大同整军、塞外捷报,桩桩件件都彰显着眼前这位王爷的能力与功绩,但也恰恰是这份能力,让他如坐针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