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胆的、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念头,在他心中逐渐清晰、坚定。
“是时候了……”他喃喃自语。
数日后的大朝会,气氛格外凝重。北元扩廓帖木儿厉兵秣马、意图统一蒙古的消息,已然传开;西班牙舰队出现在吕宋,并与新明巡逻船队发生小规模摩擦的军报,也摆在了御案之上。内忧外患,仿佛一瞬间同时爆发。
朱标端坐龙椅,面色阴沉如水。满朝文武皆屏息凝神,等待着天子的决策。
“众卿家,”朱标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与疲惫,“北虏猖獗,西夷踵至,海疆陆防,处处告急。国家多难,尔等可有良策以安社稷?”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杨士奇等文官主张严守,但深知难以应对多方压力;勋贵将领主战,却对同时应对北元与西夷力有不逮。
就在一片沉默中,吴铭出列了。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提出具体的攻守策略,而是说出了一番石破天惊的话:
“陛下,臣近日夜观星象,静思国是,有一言,不得不奏。”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我大明立国数十载,威加海内,然如今北有强虏磨刀霍霍,西有夷狄跨海而来,其势汹汹,非一时可解。朝廷内,党争不断,积弊丛生,虽有良策,亦难施行。长此以往,非国家之福。”
他话语平静,却字字如锤,敲在每个人心上。朱标的眉头紧紧皱起。
“臣,蒙陛下信重,位列亲王,然才疏德薄,于朝政纷争,常感力不从心,且屡遭物议,身心俱疲。”吴铭继续道,语气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疏离与决绝,“臣恳请陛下,念在臣微末之功,准臣……交出所有职司,归隐林泉,不再过问朝政。”
他要辞官?!满朝哗然!
这简直是难以置信!正值国家用人之际,这位功勋卓着、手握隐形重权的王爷,竟然要激流勇退?
杨士奇等人先是愕然,随即眼中闪过喜色,若吴铭真能退出,朝中便少了一大变数。但也有明眼人察觉出不对劲,吴铭此举,绝非简单的“归隐”那么简单。
朱标死死盯着吴铭,仿佛要将他看穿:“镇国秦王,此言何意?国家正值多事之秋,你身为宗亲,正当为国分忧,岂可轻言退隐?”
吴铭迎接着皇帝锐利的目光,坦然道:“陛下,臣非不愿分忧,实是才力已竭,且……恐继续留任,反为陛下招致更多非议,于国无益。臣愿交还天津工坊总管、格物院等一应职司,只保留亲王虚衔,乞骸骨归乡。”
他顿了顿,话锋微转,却又抛出了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提议:“然,臣虽欲归隐,然北元、西夷之患,确为事实。臣麾下新明水师,久在海外,熟悉夷情,战舰火器,亦堪一用。臣恳请陛下,准许新明水师脱离臣之藩属,正式纳入朝廷序列,由林风统率,专司应对海上西夷之威胁。如此,既可解朝廷水师一时之困,亦可全臣忠君爱国之心,使臣得以安心归隐。”
以交出所有权力和苦心经营的新明水师为代价,换取自身的“归隐”!
朝堂之上,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被吴铭这突如其来的、近乎自残的举动惊呆了。他这是要彻底斩断与朝堂的联系,甚至不惜放弃最强大的武力倚仗?
朱标的脸色变幻不定。他既渴望彻底掌控新明水师这支强大的海上力量,又对吴铭真正的意图充满了怀疑和忌惮。交出权力和水师,他吴铭还能剩下什么?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爱卿……何至于此?”朱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
“陛下,”吴铭深深一揖,“臣去意已决,只求陛下恩准。此后,臣愿为一富家翁,教导子女,了此残生。望陛下成全!”
他的姿态放得极低,语气无比诚恳,仿佛真的已经心灰意冷,只求远离是非。
朱标沉默了。他权衡着利弊。彻底收回吴铭的权力和新明水师,无疑能消除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也能增强朝廷应对海上危机的能力。而吴铭主动交出一切,也免去了他动手的麻烦和可能引发的动荡。至于吴铭本人,一个失去爪牙的亲王,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良久,在满朝文武复杂的目光注视下,朱标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既然爱卿去意已决,朕……准奏。”
圣旨很快下达:准镇国秦王吴铭辞去所有职司,天津工坊、格物院等由朝廷另派大臣接管;新明水师正式改编为“大明皇家水师第一舰队”,由靖海侯林风任提督,归兵部暨五军都督府节制;吴铭保留亲王爵位,岁禄照旧,于京中荣养。
这道旨意,标志着吴铭政治生命的终结,也宣告了他与大明核心权力圈的彻底剥离。
消息传出,有人弹冠相庆,有人扼腕叹息,更多的人则是迷惑不解。
秦王府内,却是一片异样的平静。吴铭迅速而有序地办理着交接,脸上看不出丝毫失落或愤懑。徐妙锦默默地帮他整理着文书,眼神中虽有不解,但更多的是无条件的支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