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海战的硝烟虽暂时散去,但留给新明港的并非胜利的喜悦,而是沉甸甸的危机感与灼人的紧迫。西班牙舰队与神秘倭寇的联合出现,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宣告了这片新大陆并非与世隔绝的桃源。
镇国秦王吴铭站在新落成的、以砖石加固的指挥所顶层,眺望着繁忙的港口。海战的创伤正在愈合,受损的战舰在船坞中叮当作响,工匠们日夜赶工。但他知道,修复伤口远远不够。
“林风,水师需要多久能恢复战力?新舰建造进度如何?”吴铭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林风身上还带着海战的疲惫,但眼神锐利如初:“回王爷,受损战舰预计一月内可修复完毕。新建的两艘‘扬威级’改进型战舰,龙骨已铺设,但缺少足够的优质木材和熟练船工,至少还需半年。当务之急,是火药和炮弹储备消耗过大,我们的产能跟不上。”
吴铭点头,目光投向负责工坊的老陈。老陈立刻回道:“王爷,硫磺和硝石矿已加大开采,木炭供应也跟得上,但提纯和配比工艺需要时间优化,目前月产火药仅能维持水师一次中等规模作战。至于铁料,本地铁矿品位太低,锻造优质炮管和弹壳困难重重。”
“困难不是借口。”吴铭打断他,“集中所有最好的工匠,成立‘军械攻关组’,我给你特权,可以调用一切资源。目标是:三个月内,火药产能提升五成,并试制出第一批合格的、采用新式锻铁技术的炮管样品。同时,勘探队不能停,继续向内陆和更远的海岸线寻找高品位铁矿和任何有用的资源!”
他深知,技术优势是他们在这片陌生土地立足的根本,绝不能丢。
对内,吴铭进一步加强了新明港的防御。除了原有的木制栅栏,他开始规划建造一道由夯土和砖石构成的永久性城墙,并依托附近的制高点,修建烽火台和炮台。他将所有青壮编入民兵,由经历过战火的老兵带领,进行定期操练,熟悉火铳和简单的阵列。
“父王,我们是否过于被动?”已是少年老成的吴麒,在参与了一次防御会议后,向吴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西班牙人已知我位置,若其倾力来攻,单纯防守恐非长久之计。是否可派精干小队,主动南下,查明其据点虚实,甚至……伺机破坏?”
吴铭看着目光炯炯的长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雏鹰已经开始思考战略层面的问题了。
“你的想法很好。”吴铭肯定道,“但时机未到。我们如同一棵刚移植的大树,根须未深,贸然出击,若折了主干,便是灭顶之灾。当前首要,是让自身足够坚韧。待我们兵精粮足,情报确凿,才是亮出獠牙之时。”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深入的侦察必须立刻开始。此事,我另有人选。”
吴铭所说的“人选”,并非军中斥候,而是由新明早期潜伏人员、精通多种方言的能人、以及部分与土着关系融洽者组成的“风信营”。他们的任务是渗透、侦察、绘制地图,而非正面作战。
与此同时,吴铭将目光投向了与本地土着的关系。单纯的以物易物和友好接触已经不够,他需要更稳固的盟友。
他亲自带着厚重的礼物——包括精心打造的钢刀、铁斧、铜锅以及一些种子,拜访了附近几个较大的土着部落。通过与酋长和长老们的长时间会谈(依靠日益熟练的通译),吴铭描绘了一幅“共同抵御南方来的掠夺者(指西班牙人)”的图景。他承诺提供更好的武器和工具,帮助部落提升实力,交换条件是,部落需提供熟悉地形、善于追踪的向导,并在必要时提供人力支援,共享关于南方“白皮入侵者”的一切情报。
一些部落犹豫不决,但也有一些饱受南方零星渗透的西班牙探险队骚扰的部落,被吴铭的提议打动。一个以“新明港”为核心的、松散的抗西班牙部落联盟,开始初现雏形。这些土着向导和战士,将成为新明探索内陆和进行特殊任务的“奇兵”。
就在吴铭全力经营新明港,应对南方威胁之际,北方的探索队传回了令人振奋的消息!
由吴定国率领的北路勘探队,沿着海岸线向北探索了超过八百里,不仅发现了几处更优良的潜在港口和丰富的渔场,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一处深入内陆的巨大海湾(疑似旧金山湾)附近,发现了一条水量极其充沛的大河(疑似萨克拉门托河),并在河流上游,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品位极高的露天铁矿和伴生的铜矿!储量远超新明港附近的劣质矿脉!
“父王!北地之矿,品质极佳!且附近林木丰茂,水路运输便利,实乃天赐宝地!”吴定国在送回的信中难掩激动,“儿已留人就地建立小型营地看守,并绘制了详细地图和航线标记!”
这消息如同久旱甘霖,瞬间缓解了新明港资源匮乏的困境!吴铭大喜过望,立刻下令组建一支庞大的运输和建设队伍,由林风派战舰护航,北上开发这座“北地铁矿”。有了优质铁料,武器、工具、战舰建造的瓶颈将迎刃而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