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想封锁我们!切断我们与朝鲜乃至日本的可能联系!”林风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战略意图。这支主力舰队的目的,并非直接进攻设防坚固的新明港或北海镇,而是要扼住新明的海上咽喉,困死他们!
消息传回,吴铭倒吸一口凉气。尼德兰人这一手,比直接的进攻更为毒辣。一旦海上通道被切断,新明赖以生存的外来物资(尤其是硝石、硫磺、部分金属)将难以为继,与朝鲜刚刚建立的脆弱联系也可能中断,长期来看,无疑是致命的。
“不能让他们得逞!”吴铭在议事厅内斩钉截铁地说道,“必须打破他们的封锁!林风舰队不能退,必须像钉子一样钉在南方海域,袭扰牵制那支主力舰队!同时,我们要另辟蹊径!”
他看向老陈和徐妙锦:“陆上通道能否想办法?通过苍狼部的领地,或者更北方的部落,尝试与辽东甚至朝鲜建立陆路联系?哪怕运量小,成本高,也必须打通!”
老陈面露难色:“王爷,陆路艰险,且经过多方势力,风险极大,运量也确实有限……”
“再难也要试!”吴铭打断他,“这是生死存亡之事!另外,格物院必须再次加快对替代材料的研究,比如,能否找到本地的硝土来源?或者改进冶炼技术,提高本地铁矿的利用率?”
徐妙锦凝重地点点头:“妾身明白,已加派人手在周边岛屿和山区勘探。冶炼方面,也在尝试新的鼓风法和炉型,但需要时间。”
时间,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就在新明上下为打破封锁而绞尽脑汁时,辽东方面通过秘密渠道送回了一个模棱两可,却意味深长的消息。消息称,朝廷中对“借夷制叛”确有议论,但并未形成决议,反而有边镇将领上书,提醒朝廷警惕西夷乘虚而入,祸乱海疆。传递消息的人最后隐晦地提到:“北地苦寒,然狐兔亦有存身之道,望善加把握。”
“狐兔存身之道……”吴铭反复咀嚼着这句话。这是在暗示他,可以利用北方复杂的地缘形势,或者说,利用大明边军与中枢之间的矛盾,来寻求一线生机吗?
仿佛是为了印证这个猜测,几天后,巴特尔派来的信使带来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一支约百余人的大明辽东镇骑兵小队,以“巡边”为名,越过了传统的界限,出现在了苍狼部与一个新归附小部落的草场交界处,并与部落牧民发生了小规模冲突。冲突很快平息,但大明骑兵留下话,要求苍狼部“约束部众,不得南扰”,语气颇为强硬。
“巡边?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吴铭冷笑。这很可能是一次试探,或者是一种施加压力的手段。大明或许想通过这种方式,警告新明不要指望陆上的援助,同时也试探苍狼部的态度和实力。
吴铭立刻回信巴特尔,建议他采取强硬但克制的态度,派人与大明骑兵交涉,申明草场归属,同时展示武力,让对方知难而退,但又不要主动升级冲突。他需要苍狼部这个盟友保持稳定,而不是被卷入与大明的直接对抗中。
南有尼德兰舰队封锁,西有大明边军威慑,新明的处境愈发艰难。然而,压力之下,也催生出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格物院在徐妙锦的主持下,对缴获的尼德兰火绳枪和部分船用构件进行了拆解研究,虽然核心工艺一时难以完全掌握,但在一些细节上受到了启发,比如枪机的改进和船帆索具的优化。同时,对本地资源的勘探也传来好消息,在北海镇以北的一处山谷中,发现了储量可观的硝土矿苗!虽然开采和提纯需要时间,但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而林风舰队在南方持续的骚扰战术,虽然未能取得决定性战果,却也成功地拖慢了尼德兰主力舰队建立稳固封锁线的步伐,并且在一次夜间突袭中,利用熟悉水文和夜色的优势,以轻微代价击伤了一艘落单的尼德兰辅助船只,俘获了十几名水手,其中还包括一名低级军官。
通过对这名军官的审讯,新明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尼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组织架构、舰队分布以及科恩总督的性格特点——一个精明、冷酷且极其注重实际利益的商人兼军阀。
“科恩最看重的是利润。”吴铭在得到口供后,若有所思,“或许……我们不一定非要和他拼个你死我活。”
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在他心中酝酿。既然尼德兰人以贸易和利益为先,那么新明是否可以利用这一点,尝试与对方进行有限的接触甚至……谈判?用对方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来自北方“金山”的(哪怕是虚构的)消息,或者某些独特的商品(如高品质的玻璃、瓷器),来换取暂时的和平,或者至少是打破封锁的机会?
这个想法风险极大,无异于与虎谋皮。但面对眼下几乎无解的局面,似乎也值得一试。
吴铭将他的想法与核心幕僚们进行了商讨,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这是投降主义,绝不可行;有人则认为可以作为一种缓兵之计,争取宝贵的发展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