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人别来无恙。”齐泰拱手施礼,依然沿用旧时称呼,“陛下念及旧情,愿再给新明一次机会。只要吴大人愿意上表请罪,解散军队,陛下可以既往不咎,封吴大人为靖海公,永镇东南。”
这个条件看似优厚,实则是要吴铭自废武功。一旦新明解散军队,就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吴铭不卑不亢地回应:“新明立国,乃是顺应民心。若是朝廷执意动武,新明十万将士必当血战到底。”
谈判不欢而散。齐泰离开时留下一句话:“一个月后,朝廷三十万大军将至,望吴大人好自为之。”
消息传开,新明上下笼罩在一片紧张气氛中。虽然击败了尼德兰人和大明水师,但要面对三十万大明精锐,胜负难料。
这天深夜,吴铭独自在书房研究地图,徐妙锦端着一碗参汤走进来。
“还在为战事发愁?”徐妙锦将汤碗放在桌上,目光落在摊开的地图上。
吴铭揉了揉眉心:“三十万大军,硬拼肯定不是对手。必须要出奇制胜。”
“我倒有个想法。”徐妙锦轻声道,“与其坐等朝廷大军到来,不如主动出击。”
“主动出击?”吴铭抬起头。
徐妙锦指向地图上的一个点:“这里是朝廷粮草转运的要道。若是能派一支奇兵截断粮道,朝廷大军不战自乱。”
这个计划十分冒险,但确实有成功的可能。吴铭沉思良久,终于下定决心。
三日后,杨烈率领五千精兵悄悄出发,绕道前往内陆。与此同时,新明开始全面动员,所有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都被编入军队,日夜操练。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吴铭接到了来自北方的密报:北元余孽正在边境集结,似乎有南下之意。
这个消息让吴铭看到了一线希望。如果北元此时南下,大明必然要分兵应对,新明的压力就会减轻很多。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北元军队并没有南下,反而派来了使者,表示愿意与新明结盟,共同对抗大明。
“这是驱虎吞狼之策。”在军事会议上,林风直言不讳,“北元狼子野心,与他们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
其他将领也大多反对与北元结盟。毕竟北元与大明朝是世仇,新明若是与北元结盟,就坐实了“叛国”的罪名。
吴铭最终拒绝了北元的提议,但也没有把话说死,只是表示需要时间考虑。
又过了十日,前方探马来报:朝廷大军已经开拔,由大将耿炳文率领,不日即将抵达新明边境。
大战一触即发。
这天晚上,吴铭将徐妙锦和两个儿子叫到身边。十岁的吴麒和吴麟似乎也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乖巧地站在母亲身边。
“明日我就要亲自领兵出征。”吴铭看着妻儿,心中满是不舍,“若是……若是我有什么不测,王伯会护送你们去琉球。”
徐妙锦眼中含泪,却强忍着没有流下:“我和孩子们等你回来。”
次日清晨,吴铭披甲持剑,亲自率领新明主力迎战。两军在钱塘江畔摆开阵势,旌旗蔽日,鼓声震天。
耿炳文是沙场老将,用兵稳健。他并不急于进攻,而是步步为营,逐渐压缩新明的活动空间。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午后,新明军队虽然奋勇作战,但在人数上处于劣势,渐渐落入下风。
就在这危急关头,后方突然传来消息:杨烈成功截断了朝廷大军的粮道!
这个消息极大地鼓舞了新明军队的士气。吴铭趁机发动反攻,亲自率领骑兵直冲耿炳文中军。
混战中,吴铭与耿炳文迎面相遇。两位统帅在乱军中交手,刀剑相击,火花四溅。
“吴铭,现在投降还来得及!”耿炳文大喝。
“新明只有战死的勇士,没有投降的懦夫!”吴铭毫不退让。
就在这时,一支冷箭突然从斜刺里射来,正中吴铭左肩。耿炳文见状,挥刀直取吴铭面门。
千钧一发之际,林风及时赶到,挡开了这致命一击。新明将士见主帅受伤,顿时阵脚大乱。
眼看就要溃败,突然东南方向烟尘大作,一支军队快速逼近。让所有人意外的是,来的既不是朝廷援军,也不是新明伏兵,而是科恩率领的尼德兰雇佣兵!
原来在与新明达成贸易协议后,科恩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在附近海域观望。见新明形势危急,他果断率领手下上岸助战。
尼德兰火枪手的加入改变了战局。他们的火器射程远、精度高,给朝廷军队造成了很大伤亡。
耿炳文见势不妙,只好下令撤退。新明军队趁势追击,大获全胜。
战后,吴铭亲自向科恩道谢。这位尼德兰总督却笑道:“我不是在帮你,我是在帮自己的生意。新明若是被灭,我们的贸易协议也就作废了。”
不管动机如何,科恩的及时援助确实拯救了新明。吴铭履行诺言,进一步扩大了尼德兰人的贸易特权。
击退朝廷大军后,新明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但吴铭知道,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以朱标的性格,绝不会就此罢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