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寒意尚未完全消退,新明沿海的码头上已经是一片繁忙景象。镇国秦王吴铭站在新建的望海楼上,目光扫过停泊在港口的数十艘商船。自从与南洋诸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新明的海上贸易日益繁荣,但这也引起了朝廷更深的忌惮。
“王爷,这是本月各港口的税收记录。”徐妙锦将一册账本放在案几上,眉宇间带着几分忧色,“贸易量比上月又增加了三成,但朝廷的关税征收使已经第三次要求查账了。”
吴铭接过账本,随手翻了几页:“让他们查。新明的税收账目清清楚楚,不怕他们查。倒是琉球那边有什么消息?”
林风快步从楼梯走上来,递上一封书信:“琉球王已经同意与我们建立正式贸易关系,这是他们使臣带来的国书。不过……”他顿了顿,“朝廷的使者也在琉球,似乎想要阻挠这件事。”
吴铭展开国书仔细阅读,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朱棣这是要处处与我们作对。传令给琉球的商馆,加大采购量,价格可以比朝廷高出半成。”
“王爷,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了?”徐妙锦轻声提醒,“朝廷刚刚提高了生丝的关税,我们如果再加价采购,利润就太薄了。”
“现在不是计较利润的时候。”吴铭走到窗前,望着海面上来往的商船,“我们要让琉球人明白,与新明贸易比与朝廷贸易更有利可图。只要打开了这个口子,其他藩属国就会效仿。”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疾驰而至,信使送来了一份紧急军报。吴铭拆开一看,脸色顿时凝重起来:“朝廷在福建沿海增派了水师,数量是我们的三倍。”
林风接过军报快速浏览,眉头紧锁:“看来朱棣是铁了心要封锁我们的海上贸易线。王爷,要不要让我们的商船暂时停航?”
“不,不仅不能停航,还要增加船次。”吴铭斩钉截铁地说,“若是我们示弱,正中了朱棣的下怀。传令下去,所有商船编队航行,由战船护航。”
这个决定在新明内部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以户部尚书为首的文官们认为此举过于冒险,万一与朝廷水师发生冲突,新明苦心经营的贸易网络可能毁于一旦。但在吴铭的坚持下,新明的商船队还是如期出航了。
果然,三天后坏消息传来:新明的一支商船队在经过福建沿海时,被朝廷水师以“稽查走私”为名扣留。尽管船上的货物手续齐全,但朝廷方面坚持要扣押船只进行调查。
“这是明目张胆的挑衅!”林风怒气冲冲地走进议事厅,“王爷,让末将带舰队去把船只抢回来!”
吴铭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转向徐妙锦:“你怎么看?”
徐妙锦沉吟片刻:“硬抢不是办法。朝廷巴不得我们动手,这样他们就有借口发动全面进攻。不如让琉球王出面调停,毕竟被扣的船只中也有琉球的商船。”
这个提议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然而就在使者准备出发前往琉球时,又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朝廷宣布在福建设立市舶司,对所有往来新明的商船征收重税,税率高达货物价值的三成。
“这是要扼杀我们的贸易啊。”户部尚书忧心忡忡地说,“三成的税率,商人们根本无利可图。长此以往,恐怕没有人敢再来新明贸易了。”
吴铭在议事厅内踱步,突然停下脚步:“既然朝廷不仁,就休怪我们不义。传令各港口,即日起对所有往来大明的商船免征关税。”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免征关税意味着新明将损失大笔收入,对财政是极大的负担。
“王爷,此举恐怕……”户部尚书想要劝阻。
吴铭抬手制止了他:“短期来看我们会损失一些收入,但长期来看,商人们为了避税都会选择来新明贸易。到时候损失的将是朝廷。”
果然,新政实施不到一个月,前来新明贸易的商船数量就增加了一倍。朝廷设在福建的市舶司顿时门可罗雀,税收大幅减少。
朱棣闻讯大怒,连下三道圣旨斥责吴铭“破坏朝廷法度”,并要求立即恢复关税。但这一次,吴铭连圣旨都没有接,直接让使者原样带回。
面对新明的强硬态度,朱棣终于使出了杀手锏。这日清晨,新明沿海的了望塔上突然响起警钟——朝廷的水师倾巢而出,近百艘战船直扑新明而来。
“终于来了。”吴铭站在望海楼上,用望远镜观察着海面上的情况,“传令各舰,按预定计划迎敌。”
新明的战船虽然数量不及朝廷水师,但装备更加精良。在吴铭的指挥下,新明水师摆出了奇特的阵型:大型战船居前,小型快船在两翼游弋,整个舰队呈半月形展开。
朝廷水师显然没有料到新明敢主动迎战,阵型有些混乱。双方在距离新明港口二十里的海面上展开激战。
炮声震天,硝烟弥漫。新明的火炮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很快就压制住了朝廷水师的先锋舰队。但朝廷水师毕竟数量占优,很快就调整阵型,试图从两翼包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