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持续了一整天。当夕阳西下时,大明水师已经损失了近半战船,不得不暂时后撤休整。
“我们赢了!”新明战船上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但吴麒的脸上却没有丝毫喜色。他用望远镜观察着远方的大明舰队,沉声道:“传令各舰,保持警戒,防止敌军夜袭。”
果然,当天深夜,大明水师发动了突袭。数支敢死队乘着小船,悄悄接近新明舰队,试图纵火烧船。
然而新明早有准备。安装在战船四周的强光灯突然亮起,将海面照得如同白昼。敢死队暴露在灯光下,成了活靶子。
“开火!”随着一声令下,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敢死队。
这次夜袭以大明水师的惨败告终。次日清晨,海面上漂浮着无数尸体和船只的残骸。
接连的失败让大明水师士气低落。主帅在战船上焦急地踱步,监军太监则不停地尖声斥责。
“废物!都是废物!”太监指着主帅的鼻子骂道,“皇上养你们这些废物有何用!”
主帅强压怒火:“监军大人,新明今非昔比,硬拼不是办法。不如暂时撤退,从长计议。”
“撤退?”太监尖笑一声,“咱家看你是想通敌!来人啊,把这个逆贼给咱家拿下!”
就在大明水师内乱之时,新明舰队发起了总攻。吴麒亲自坐镇旗舰,指挥各舰分割包围敌军。
海面上炮火连天,硝烟弥漫。新明将士越战越勇,大明水师节节败退。到了午后,大明旗舰也被团团围住。
“投降吧!”吴麒通过扩音器向对方喊话,“放下武器,可保性命无忧!”
回答他的是一阵炮火。大明监军太监站在船头,声嘶力竭地喊道:“逆贼!咱家就是死,也要拉你们垫背!”
眼看谈判无望,吴麒只好下令强攻。在密集的炮火下,大明旗舰终于支撑不住,开始下沉。监军太监在最后一刻投海自尽,主帅则被新明士兵生擒。
这场海战以新明的大获全胜告终。消息传回新明,举国欢庆。但吴麒却下令:不得庆祝,全军戒备。
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个月后,细作传回消息:大明皇帝得知战败后勃然大怒,斩了兵部尚书,同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壮丁,建造新式战船。
“看来大明是要与我们不死不休了。”周瑞在军事会议上叹息道。
吴麒却笑了:“这不一定是坏事。”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他解释道:“大明劳师远征,耗费巨大。长期下去,必生内乱。我们只需以逸待劳,静观其变即可。”
果然,随着时间推移,大明的远征计划遇到了重重阻碍。先是北方蒙古部落趁机骚扰边境,接着各地又爆发农民起义。更糟糕的是,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不得不加重赋税,引得民怨沸腾。
永历二十年,大明皇帝驾崩,太子继位。新皇帝年幼,由太后垂帘听政。朝政把持在外戚和宦官手中,各大势力明争暗斗,再也无暇顾及远在海外的“逆贼”。
这个消息传到新明时,吴麒正在田间与老农交谈。他沉默良久,对随行的官员说:“传令下去,减免今年三成赋税。”
“陛下,这是为何?”官员不解。
吴麒望着远方,目光深邃:“大明百姓正在受苦,我们岂能独享太平?”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新明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农业连年丰收,手工业蓬勃发展,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也越来越频繁。吴麒推行仁政,减轻刑罚,兴办教育,新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就在这太平盛世里,暗流仍在涌动。一些旧臣始终对新明的独立地位心存疑虑,暗中与大明保持着联系。而年轻一代的官员则主张完全切断与大明的联系,建立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
这天,吴麒突然召集所有大臣,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派遣使团前往大明,朝贺新帝登基。
这个决定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以周瑞为首的武将强烈反对,认为这是自取其辱;而以张谦为首的文官则支持,认为这是改善两国关系的好机会。
“陛下三思啊!”周瑞跪地恳求,“大明视我们如逆贼,此去凶多吉少啊!”
吴麒扶起老将军,平静地说:“正因为大明视我们如逆贼,我们才更要去。要让天下人知道,新明不是逆贼,而是堂堂正正的国家。”
使团最终还是出发了。吴麒亲自到港口送行,临别时对使团正使说:“记住,你们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新明。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使团这一去就是半年。在这期间,新明朝野上下都在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消息。有人预言使团会被全部处死,也有人期待能够改善两国关系。
当使团的船队终于出现在海平面上时,港口上聚集了无数前来观看的百姓。使团正使走下船时,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悦。
“陛下!大喜啊!”他一见到吴麒就激动地说,“大明皇帝接受了我们的朝贺,还下旨承认了新明的藩属国地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