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就连最乐观的大臣也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不过,”使团正使话锋一转,“大明要求我们每年进贡白银十万两,战马千匹。”
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周瑞当即反对:“这是变相的勒索!陛下,万万不可答应!”
吴麒却笑了:“答应他们。”
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他解释道:“用十万两白银换来自立发展的机会,值得。至于战马,新明多山,本来就不需要太多战马。”
就这样,新明与大明的紧张关系终于缓和下来。虽然每年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贡银,但换来了宝贵的和平发展时期。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新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城规模扩大了三倍,港口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学堂里书声琅琅,工坊中机杼声声。新一代的新明人已经成长起来,他们只知道新明是自己的祖国,对遥远的大明毫无印象。
吴麒也从一个年轻君主变成了成熟的政治家。他的鬓角开始出现白发,但目光依然锐利。这些年来,他推行仁政,发展经济,整顿吏治,使新明成为东海之滨最繁荣的国家。
然而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结:新明虽然繁荣,但终究偏安一隅。大明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头顶,不知何时就会再次降临。
这天,他独自登上城墙,眺望远方。海的那一边,是祖先的土地,是他父亲为之奋斗终生的地方。
“陛下又在想故土了?”不知何时,徐妙锦来到了他身边。这些年来,太后虽然不再过问政事,但始终关注着儿子的每一个决定。
吴麒轻叹一声:“母亲,您说我们有生之年还能回到故土吗?”
徐妙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觉得现在的故土,还是你记忆中的故土吗?”
这句话让吴麒陷入了沉思。是啊,经过这些年的变迁,故土早已物是人非。就连大明,也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大明。
“新明才是我们的家。”徐妙锦轻声说,“你父亲若在天有灵,看到新明今日的繁荣,一定会欣慰的。”
吴麒点点头,但目光依然望向远方。在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终有一天,要带领新明军民,堂堂正正地回到祖先的土地上。
但这个梦想,可能需要几代人才能实现。他现在要做的,是为后人打好基础。
第二天,吴麒颁布了一道旨意:设立史馆,编纂新明史书。他在旨意中写道:“欲知未来,须知过往。新明立国不易,当使后人永志不忘。”
这道旨意得到了全体臣民的支持。在史馆开馆仪式上,吴麒亲自题写了匾额:“以史为鉴”。
仪式结束后,他独自来到王宫深处的祠堂。这里供奉着新明历代先王的牌位,最中间的就是他的父亲镇国秦王吴铭。
“父亲,”他跪在牌位前,轻声说道,“儿子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新明已经站稳了脚跟,正在茁壮成长。终有一天,我们会实现您的遗愿。”
香炉中的青烟袅袅升起,仿佛在回应他的话语。窗外,新明的旗帜在风中飘扬,预示着这个年轻国家光明的未来。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