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麒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檐下成串的雨帘,手中捏着一封刚到的密信。信上的字迹潦草,显然是在匆忙中写就,但内容却让他心头一紧:大明朝廷正在暗中联络新明内部的反对势力,准备里应外合。
“陛下,周将军求见。”内侍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吴麒将密信收入袖中,转身时脸上已恢复平静:“请。”
周瑞一身戎装,肩头还带着雨水的痕迹。“陛下,边境传来消息,暹罗使团在归国途中遭遇不明势力袭击,全军覆没。”他的声音低沉,“这已经是三个月来第三起这样的事故了。”
吴麒缓步走到案前,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你认为这是巧合吗?”
“绝无可能。”周瑞斩钉截铁,“每次出事都在我们的商路要道上,分明是有人故意要切断我们与外界的联系。”
雨声渐密,书房内的烛火摇曳不定。吴麒沉默片刻,忽然问道:“新式火炮的研制进展如何?”
“已经完成试射,射程比现有火炮远了三分之一。”周瑞答道,“但朝中有人反对继续投入,认为这是在浪费国库银两。”
便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侍卫长推门而入,脸色凝重:“陛下,工部侍郎李大人昨夜在家中暴毙,现场发现这个。”他呈上一枚刻着奇异花纹的铜牌。
吴麒接过铜牌,眼神一凛。这种花纹他在父亲的遗物中见过,是大明锦衣卫的标记。
“传令下去,全城戒严。”吴麒的声音冷峻,“周将军,你亲自带人搜查李府,不要放过任何线索。”
次日清晨,雨势稍歇。吴麒正在早朝上听取各部奏报,突然殿外传来喧哗声。一名满身是血的士兵跌跌撞撞冲进大殿:“陛下!东海岸发现大批不明战船,正在向我港口逼近!”
朝堂上一片哗然。吴麒却异常镇定:“有多少艘?”
“至少……至少百艘以上,看旗号像是倭寇,但队形整齐,分明是训练有素的正规水师!”
周瑞当即请命:“陛下,让末将领兵迎敌!”
“不。”吴麒抬手制止,“传令各港口,放他们进来。”
这个决定让所有大臣都愣住了。兵部尚书急忙出列:“陛下,此举太过冒险啊!”
吴麒站起身,目光扫过群臣:“五年前我们与大明水师交战,虽然取胜,但也元气大伤。这次若再硬拼,即便获胜,新明也将一蹶不振。”
他走下台阶,来到大殿中央:“既然他们想看看新明的虚实,那我们就让他们看个够。”
接下来的三天,新明沿海出现了一幅奇特的景象:不明舰队在港口外游弋,却不见新明一兵一卒出来迎战。港口照常开放,商船往来如织,渔民照常出海,仿佛根本看不见那些虎视眈眈的战船。
到了第四天,不明舰队终于按捺不住,派出一支小船队试图强行登陆。然而就在他们靠近海岸时,海面上突然升起数十道水柱,几艘先锋船瞬间被掀翻。
“水雷!”幸存者惊恐地叫喊,“他们布设了水雷!”
与此同时,新明海岸线上亮起无数火光。不是烽火,而是庆祝丰收的篝火。百姓们在海滩上载歌载舞,完全无视海上的威胁。
这种反常的镇定反而让不明舰队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在海上又徘徊了数日,最终悻悻离去。
“陛下神机妙算。”事后,周瑞由衷赞叹,“不费一兵一卒就退去了敌军。”
吴麒却无喜色:“这不过是权宜之计。传令工部,加快新式战船的建造速度。下一次,他们就不会这么容易上当了。”
然而外患刚平,内忧又起。这日深夜,吴麒正在批阅奏章,突然接到密报:一群旧臣正在城南一处宅邸密会,似乎在图谋不轨。
“都有谁参加?”吴麒问道。
暗探递上一份名单,上面赫然写着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的名字。更让人震惊的是,名单末尾还有一个熟悉的名字:张谦。
这位曾经力主与大明修好的户部尚书,如今竟也参与其中。
吴麒沉思良久,最终下令:“继续监视,不要打草惊蛇。”
次日早朝,张谦一如往常地汇报国库收支,神情自若。吴麒也装作毫不知情,照常理政。但在退朝后,他单独留下了周瑞。
“查清楚了吗?张谦为何会卷入其中?”
周瑞低声道:“据暗探回报,张大人的独子三个月前在海上失踪,疑似被大明掳去。对方以此为要挟,逼迫张大人就范。”
吴麒闻言沉默。张谦是老臣,为新明立下过汗马功劳。若因其子被迫叛国,着实令人唏嘘。
“可有办法救出他的儿子?”
周瑞面露难色:“大明看守严密,我们的人试过几次都未能得手。”
便在此时,门外传来急报:暹罗王特使求见。
这位特使带来的消息令人震惊:袭击暹罗使团的并非大明,而是一伙装备精良的海盗。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伙海盗的首领竟是个汉人,自称“靖海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