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熙三年,六月的东海,在经历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逆转之后,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海面上漂浮的焦黑船骸、散落的破碎帆布以及随波逐流的尸体,无声地诉说着不久前那场战斗的惨烈。咸涩的海风,也吹不散那弥漫在空气深处的血腥与硝烟味。
大明水师残部,在靖海伯吴亮祖的带领下,已退至舟山群岛一带。曾经舳舻千里的盛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愁云惨淡。战舰数量锐减,士气低落,伤兵的哀嚎日夜不绝。吴亮祖本人亦因旗舰受创、损兵折将而忧愤交加,一病不起。通往应天(南京)的六百里加急战报,不再是捷音,而是字字泣血的请罪书与求援信。
新明一方,虽取得了空前大捷,却也同样是伤痕累累。舰队需要休整,损毁战舰需要修复或替换,伤亡将士需要抚恤,消耗的弹药物资需要补充。韩锋下令舰队撤回核心港口进行紧急维修,同时严令前线各岛守军不可松懈,谨防明军狗急跳墙,发动报复性袭击。
胜利的喜悦,很快被现实的沉重所取代。新明上下都清楚,这一战,打掉了大明速胜的幻想,却远未到高枕无忧之时。
新明都城,皇宫。
朝会的气氛,少了几分以往的压抑,多了几分劫后余生的振奋,但核心重臣的脸上,凝重之色并未褪去。
“陛下,”首辅周安手持玉笏,声音沉稳中带着一丝疲惫后的欣慰,“此战,赖陛下运筹,将士用命,墨司革新之功,我新明得以重创强敌,稳住危局。然,大明国力犹存,朱瞻基年轻气盛,遭此大挫,恐不会甘休,必会卷土重来。且其陆师主力未损,若改变策略,以水师为辅,陆师为主,择选我防线薄弱处强行登陆,威胁依旧巨大。”
兵部尚书出列补充道:“周相所言极是。据‘暗影’探报,朱瞻基在接到败报后,于宫中震怒,已下旨严惩作战不力之将领,同时责令工部、户部,不惜一切代价,加速建造新舰,征集粮草,并有意抽调北疆部分精锐南下。下一次来袭,其准备必将更为充分,攻势亦将更加凶猛。”
吴峻端坐龙庭,听着臣子的分析,微微颔首。他目光扫过殿下群臣,最终落在因日夜督造军械而面容憔悴的墨衡身上。
“墨卿,此战,你与军械革新司,居功至伟。”吴峻的声音带着肯定,“线膛铳与新式火药,已显锋芒。然,此仅为初成。朕要的,是能彻底改变双方力量对比的利器!量产可能否再提升?新式战舰能否更快下水?可能还有……其他更胜于此的构想?”
墨衡深深吸了一口气,出列躬身,声音虽沙哑却充满力量:“回陛下!臣等必竭尽全力!线膛铳量产工艺正在持续优化,新式火药亦在设法降低成本。关于新式战舰,‘扬威级’改进型已证明其价值,更大、更快的‘龙啸级’已在设计之中。此外……臣等根据先秦王(吴铭)遗留的一些奇思妙想,正在尝试一种……以蒸汽之力推动巨轮,不依风帆的‘自走船’之前期论证,虽艰难万分,然若能成,必将颠覆海战之格局!”
“蒸汽之力?自走船?”殿内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多数人觉得匪夷所思。唯有吴峻眼中爆发出惊人的神采,他记得祖父手札中确实有过类似天马行空的设想。
“好!无论多难,全力去试!所需一切,朕予你专断之权!”吴峻毫不犹豫地支持。他知道,技术上的代差,才是小国抗衡大国的根本。
“臣,领旨!”墨衡激动再拜。
讨论完内部事务,吴峻将目光转向周安:“周师傅,南边……情况如何?”
周安神色稍松,回道:“陛下,与那塞拉诺的秘密协定,目前看来尚在维持。其舰队停留在我们划定的‘金兰湾’进行贸易休整,并未有异动。阿尔布克尔克总督那边,似乎因内部纷争及与当地土王冲突,暂时无暇东顾。南线压力,暂得缓解。然,与西洋夷狄合作,终非长久之计,需时刻警惕。”
“嗯。”吴峻点头,“南线能稳则稳,重心仍在于北。然,亦可借此机会,通过塞拉诺,了解更多西洋诸国之情报,尤其是……他们之间的恩怨与制衡之道。”他心中已然萌生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或许,新明未来的出路,不仅仅在于固守东海,更在于融入并利用那片更广阔世界的力量格局。
就在新明朝会商讨未来方略之时,大明应天皇宫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宣德帝朱瞻基脸色铁青,将一份奏折狠狠摔在地上。那是吴亮祖的请罪书。
“废物!都是废物!数百战舰,十万大军,竟败于海外宵小之手!朕的脸面,大明的国威,都被尔等丢尽了!”年轻的皇帝胸膛剧烈起伏,眼中满是屈辱与不甘的怒火。
殿内群臣噤若寒蝉。英国公张懋等主战派武将,虽感脸上无光,却依旧咬牙请战:“陛下息怒!吴亮祖轻敌冒进,致有此败!然新明叛逆亦必元气大伤!臣等愿领兵再战,必雪此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