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夏原吉等则面露难色:“陛下,此次远征,耗费钱粮无数,东南民力已显疲态。若再兴大军,恐……恐伤国本。不若暂缓刀兵,以海禁困之,待其内乱……”
“困?要困到何时?!”朱瞻基猛地打断,“难道要等那吴峻羽翼丰满,彻底成了气候吗?此战虽败,然亦探明贼军虚实,其火器确有独到
洪熙三年的盛夏,在东海的血火与短暂的沉寂交替中,悄然流逝。秋风初起时,带给新明的并非收获的喜悦,而是一种更深沉的、砺刃待旦的紧迫。
新明都城内外,战争的创伤仍在肉眼可见。损毁的城墙段尚在修复,港口内,大量战舰在进行紧锣密鼓的维修与改装,工匠的敲击声日夜不息。街道上,虽已不见月前的悲怆与慌乱,但行人面色沉凝,步伐匆匆,一种无形的压力依旧笼罩着这座年轻的都城。
皇宫,东暖阁。
吴峻面前摊开着数份文书,既有韩锋从前方送来的、关于明军动向及新明防线重整的详细报告,也有墨衡关于军械革新进展,尤其是那看似异想天开的“自走船”面临的诸多难题的禀报,更有周安汇总的、关于与葡萄牙人塞拉诺秘密渠道的后续接触以及大明境内最新动向的分析。
“陛下,”周安指着其中一份来自“暗影”的密报,眉头微蹙,“朱瞻基启用成山侯王通暂代水师都督,此人虽勇猛不及吴亮祖,却更为沉稳老辣。他并未急于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而是着力整顿残部,加固其在舟山、岱山等前沿岛屿的防御,同时大力征调闽浙工匠,仿制甚至试图改进我军之火器。据闻,大明工部已悬重赏,若能献上优于新明之火器或战船设计者,赏千金,封爵位。”
“他在学我们。”吴峻语气平静,听不出喜怒,“吃了一次亏,知道硬冲不行了,开始沉下心来做功课了。”
“正是。”周安点头,“而且,据南方‘暗影’回报,似乎有不明身份的大明使者,正在尝试接触满剌加的葡萄牙总督阿尔布克尔克。虽目的不明,但不得不防其相互勾结。”
“阿尔布克尔克……”吴峻手指轻敲桌面,“那个野心勃勃的总督,未必看得上大明伸出的橄榄枝,但若利益足够,一切皆有可能。告诉塞拉诺,我们可以再让出一部分非核心的贸易利润,但条件是,他必须全力阻止,或至少延迟任何大明与阿尔布克尔克之间的实质性接触。”
“老臣明白。”周安记下。
“韩锋那边情况如何?”吴峻转向兵部尚书。
“回陛下,韩都督已初步完成舰队整编与补充,受损战舰大部修复。依托狼牙礁至磐石屿的第二道防线也已加固。只是……兵力与战舰数量,依旧远逊于明军。韩将军请求,若能再得两艘‘雷震级’炮舰及相应弹药,他有信心在下一战中,给予明军更沉重的打击。”
吴峻看向墨衡。
墨衡立刻出列,面带难色:“陛下,‘雷震级’建造不易,新式火炮铸造合格率仍偏低,新式火药产能亦到了瓶颈……两个月内,最多……最多能再交付一艘,弹药也只能保障其半数所需。”
“一艘也好,半数也罢!”韩锋的声音透过传讯法阵(基于吴铭留下的简易电磁原理改进的短距离通讯装置)从前方传来,带着斩钉截铁的意味,“有总比没有强!陛下,臣等在前线,必寸土不让!只是,长久消耗,于我新明不利,还需早日寻得破局之法!”
破局之法……吴峻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份关于“自走船”的构想报告上。不依风帆,不靠人力,这听起来如同神话。但他深知,祖父吴铭留下的许多“神话”,最终都化为了现实。
“墨卿,‘自走船’之难,朕知晓。然此乃我新明能否真正驰骋大洋、乃至反守为攻之关键!无论需要什么,朕给你。人才不够,就去民间寻访,去海上捞人!材料不足,就让商队不惜代价去南洋、去西洋搜罗!理论不通,就一遍遍试错!一年不成,就两年,两年不成,就五年!但这条路,必须走下去!”
墨衡感受到皇帝话语中那股不容置疑的决心与支持,胸中豪气顿生,深深一揖:“陛下信重,臣等……万死不辞!革新司上下,必效死力!”
就在新明高层为未来战略与技术突破而殚精竭虑之时,大明境内,一场针对新明技术秘密的暗战,也已悄然升级。
宁波港,一处被重兵把守的官营船厂内灯火通明。成山侯王通亲临此地,视察新下水的几艘“改进型”战船。这些船只明显借鉴了俘获的新明战舰特点,船体更显修长,火炮甲板有所加强。
“侯爷,您看,这是我们根据残骸仿制的‘震天雷’,”一名工匠头目献宝似的捧着一个黑乎乎的铁球,“虽不及贼军犀利,然威力已远超我军旧式开花弹。”
王通拿起一枚,掂了掂,又看了看旁边摆放的几支试图模仿线膛结构、却显得粗糙笨拙的火铳,眉头紧锁:“形似而神不似!射程、精度、威力,差之千里!尔等可知,陛下为此,日夜忧心!若是不能尽快追平乃至反超,下次大战,我大军依旧要用人命去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