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龙号的量子引擎在 5200 光年坐标完成跃迁时,整片星空突然化作沸腾的意识海洋。数以亿计的星光组成神经元网络状的星云,最明亮的核心区域呈现出三星堆青铜神坛的完美投影 —— 底层神兽托举的基座直径恰好 52 米,中层四山相连的山形座间距 3.96 米,上层方斗形建筑的檐角与水平面呈 30 度夹角,与金沙遗址出土的神坛残件尺寸完全吻合。控制台屏幕上,金杖与纵目面具的共振波形形成动态的 θ-γ 波耦合图谱,投射出的巴蜀图语 “心主万灵” 在星空中随意识波动闪烁。萧承煜将元混沌种子贴近观测窗,星海突然掀起金色浪潮,浪潮中浮现的无数文明剪影在船身投射出与三星堆金杖完全一致的鱼鸟纹 —— 纹路线宽 2.62 毫米,精确对应青铜立人像通高的千分之一。
这片被称为 “意识星海” 的空间呈现认知论层面的物理规则。飞船传感器显示星光的脉冲频率稳定在 40Hz,与人类前额叶皮层的 γ 波段振荡完全同步,而暗物质流的运动轨迹则呈现 θ 波 (6Hz) 特征,形成神经科学中典型的丘脑 - 皮层耦合模式。老陈发现量子计算机的运算结果会随船员的注意力转移而改变,当凌玥注视某个星团时,其物理参数立刻从波动态坍缩为粒子态。“是观测者效应的终极体现!” 他对比数据时惊觉,星海的拓扑结构与猕猴屏状核的单细胞连接图谱惊人相似,特别是核心区域的 73 个意识节点,恰好对应屏状核中富含 CPLX3 基因的 RBC 亚区。阿瑶的迷你纵目面具突然发烫,投射出震撼影像:盘古巨人的大脑与这片星海重叠,神经元放电的光芒正是星海中闪烁的文明光点。
最凶险的威胁在此时从意识暗流中浮现。墨蓝色的 “意识噬体” 如阿米巴虫般在星云中穿梭,它们没有固定形态,接触到星光的区域会发生认知崩塌 —— 左舷观测员记录的星图突然变成无法识别的乱码,而他本人却坚称看到了完整的宇宙模型。萧承煜注意到噬体始终避开青铜神坛周围 52 米范围,这个安全半径是归墟容器通高的十倍。“它们害怕意识锚定场!” 他果断将七枚玉璋按北斗七星方位部署在船身周围,玉璋投射的光网立刻形成 θ 波防护层,网眼尺寸精确到 0.01 毫米级,与丘脑板内核的神经元放电间隔完全一致。凌玥解读出金杖新浮现的图语:“神坛定枢,七璋镇邪”,这与《黄帝内经》“头有七星,以司命门” 的记载形成跨时空呼应。
青铜神坛的意识调控机制在探索中逐渐显现。当船员们靠近核心神坛,发现其三层结构对应着意识的不同维度:底层神兽口中吞吐的暗物质流代表原始混沌意识,中层四人像手中的玉璋正在筛选有效信息,上层人首鸟身像则将整合后的意识转化为金色光流注入虚空。最惊人的是神坛的榫卯结构 —— 会随星海中意识波动自动调整咬合角度,其动态精度始终维持在量子尺度。老陈用纳米探测器扫描发现,神坛内部的青铜晶格中嵌埋着无数微型巴蜀图语,其中 “心” 字纹的排列方式与人类前额叶皮层的神经元连接模式完美吻合。“这不是祭祀器,是宇宙级的意识放大器!” 他将数据导入飞船核心后,玄龙号的量子通讯突然接收到无数文明的集体记忆,其中硅基文明的晶体诗歌与古蜀祭司的吟唱产生了频率共振。
深入星海的意识漩涡,船员们发现了隐藏的祭祀阵列。数万片玉璋按特定规律悬浮,组成直径 28.5 公里的环形结构,每片玉璋的反射率都对应不同文明的意识强度 —— 人类的玉璋呈现 60% 反射率,恰好匹配丘脑 - 前额叶环路的信息传递效率。当萧承煜按阿瑶面具投射的古蜀影像排列玉璋,整片阵列突然亮起,星海中的文明光点开始按 θ 波频率同步闪烁。影像中祭司们的舞蹈动作逐渐清晰:左手举过头顶对应激活前额叶,右手抚胸对应调控丘脑,步伐节奏恰好是 θ 波的 6 次 / 秒。“祭祀动作是意识激活程序!” 凌玥突然领悟,金杖杖身浮现的刻度正是这些动作的量化参数,其精度达到 0.1 秒级的神经反应时间。
意识噬体的终极形态在此时完成融合。无数小型噬体汇聚成直径光年的 “反意识漩涡”,核心悬浮着由墨色流体构成的反向神坛,其投射的暗能量波能瓦解 θ-γ 波耦合,被照射的星光会失去意识特征变成死寂的粒子。更可怕的是漩涡产生的 “认知悖论场”—— 船员们开始质疑自身存在,右舷工程师甚至忘记了量子引擎的基本原理。萧承煜注意到反向神坛的比例存在致命缺陷:上层建筑高度与底座直径的比值偏离黄金分割 0.003,这个微小误差导致其无法稳定吸收意识能量。“攻击它的结构平衡点!” 他指挥船员将七枚玉璋的光流聚焦于反向神坛的 1.618 比例节点,这个数值同时出现在三星堆神树的枝桠分布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请大家收藏:(m.20xs.org)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