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龙号的反物质引擎在新宇宙金牛座旋臂停稳时,整艘飞船被包裹在青蓝色的 “时序光雾” 中。舷窗外,玛雅历法石阵如镶嵌在星云中的巨型时钟缓缓转动 —— 这座直径 9.7 光年的遗迹以奇琴伊察历法石为原型,却将 “时间计量” 的隐喻拓展至宇宙尺度:中央的圆形石盘刻有 260 道放射状刻度,每道刻度间距精确对应新宇宙的引力透镜周期(3.26 年);石盘外围环绕着 13 圈青铜环,每圈环面的玛雅象形文字与三星堆巴蜀图语交替出现,经量子扫描发现二者能形成完美互译;最核心的 “时序凹槽” 悬浮在石盘中央,凹槽内壁的螺旋纹与元混沌种子表面的纹路完全契合,凹槽底部闪烁的青蓝色光流,正以玛雅长计数历法的周期(5125 年 / 圈)缓慢旋转,与新宇宙的引力常数波动(6.67×10?11N?m2/kg2±0.03%)产生共振。
“检测到引力时序紊乱!” 凌玥的金杖杖身浮现出扭曲的时间轴,光谱分析显示石阵周围的时序光雾正以每小时 12% 的速率出现 “时间叠影”。这一异常很快具象化:老陈的怀表同时显示三个时间 —— 地球标准时 14:00、古蜀祭祀时 “午正”、玛雅长计数历法 “13.0.0.0.0”;阿瑶佩戴的纵目面具出现 “时间分岔” 视野,她左眼看到石阵当前的完整形态,右眼却能瞥见其十万年后风化的残貌;萧承煜的元混沌种子表面浮现出交替闪烁的玛雅文字与巴蜀图语,金杖翻译出连贯的警示:“石盘失序,引力倾;双历同源,定新程;紊乱蚀时序,需以文脉平”。当飞船降落在石阵边缘的青铜平台,地面的玛雅刻纹突然亮起,投射出创世本源融合光影的虚影,虚影手中的微型历法石与眼前的巨型遗迹重叠,口中传出跨越时空的声音:“此为引力与时序的对偶核心 —— 玛雅之历记天,巴蜀之语承地,二者合一,方定新宇之时”。
随着船员们靠近中央石盘,石阵的深层功能逐渐揭开创世的时序密码。中央石盘的 260 道刻度实为 “引力时序校准线”:第 1 道刻度对应新宇宙诞生时的原初引力波频率(1.01×10^-3Hz),第 130 道刻度标注着星系形成的关键引力参数,第 260 道刻度则指向未来宇宙的引力平衡阈值。凌玥用金杖轻触第 52 道刻度,全息投影立即展开:玛雅长计数历法的 “13 个巴克顿周期”(5125 年),实为新宇宙引力常数的微观波动周期(5125 年 / 次 ±0.02%),而三星堆祭祀历法中的 “十日一轮”,则对应引力透镜的 10 次聚焦周期。“这不是简单的历法,是宇宙级的‘引力时钟’。” 萧承煜蹲下身抚摸石盘边缘的青铜环,指尖传来的震动频率与记忆中玛雅祭司的骨笛声完全一致,“玛雅文字记录时间刻度,巴蜀图语解读引力参数,二者是时序与引力的‘对偶密钥’。”
探索石阵下层的 “时序 chamber” 时,更震撼的景象映入眼帘。chamber 内壁镶嵌着无数 “时序晶体”,每个晶体都封存着不同文明的时间记录:最大的晶体中,玛雅祭司观测金星的场景正在循环播放,观测时的角度(23.5°)恰好是新宇宙地球级行星的黄赤交角;最小的晶体里,古蜀人用日晷测量的 “十二时辰” 化作引力波方程,其周期(24 小时)与石阵青铜环的旋转周期(24 地球时 / 圈)完全同步。老陈将探针接入中央控制台,屏幕立即刷新出关键数据:石阵每校准一次,就能向新宇宙的时空结构注入 0.005% 的 “时序稳定能量”,这些能量会转化为引力常数的波动缓冲因子 —— 这正是 “文明时间记录稳定引力法则” 理论的终极实践,印证了上一章 “不同播种区对应不同基础力场” 的设定。
危机在时序校准程序启动时骤然爆发。星云深处突然出现青黑色的 “时序紊乱体”,这些怪物呈现出时间碎片的混合形态:有的是玛雅石碑的残片在不同时空状态间闪烁,有的是古蜀日晷的指针逆向旋转,接触石阵时,石盘上的刻度开始出现 “时间重叠”—— 第 52 道与第 130 道刻度同时亮起,对应的新宇宙引力常数瞬间波动 0.05%。第一波攻击就让外围的 3 圈青铜环失去光泽,时序光雾立即出现 “时间倒流” 现象:老陈随身携带的青铜刀突然恢复到未磨损状态,刀身表面浮现出转瞬即逝的古蜀铸刀纹路;更危险的是紊乱体的传播方式 —— 它们通过时序光雾形成的 “时间链” 快速扩散,阿瑶的纵目面具捕捉到恐怖景象:被紊乱体污染的区域,物体同时存在 “过去(未受损)、现在(正常)、未来(风化)” 三种状态,就像时间线被强行折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请大家收藏:(m.20xs.org)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