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龙号的反重力引擎穿透晨雾时,裴树文教授的便携扫描仪已发出持续蜂鸣。全息沙盘上,橙黄色脉络如活蛇般在泥河湾盆地西北部游走,最终定格在岑家湾台地 —— 那片被称为 “东方人类摇篮” 的黄土台地正被灰白色雾霭笼罩,雾霭中隐约有石制品的虚影在重组又崩解。“不对,这不是自然风化的痕迹!” 裴树文按住跳动的扫描键,屏幕上 110 万年前的地层数据正以每秒三组的速度被篡改,“他们想把准备石核技术降级成原始的似奥杜威工业!”
萧承煜的星象仪表面浮现出细密的裂纹,表盘上代表 “技术起源” 的橙黄色指针疯狂摇摆,指向台地中心的发掘区。“比新庙庄的篡改更彻底。” 他调出 2019 年补充发掘的全息存档,原本清晰的 152 个石器拼合组正逐渐散架,“蚀魂者要毁掉技术演化的源头证据,让整个百万年序列变成无源之水。” 驾驶舱另一侧,陈风攥着平板电脑的指节发白,屏幕上还停留着西方学者对 “东亚技术停滞论” 的论述,而眼前的雾霭正印证着最可怕的篡改 —— 那些被他曾视为 “原始” 的小石器,恰恰是欧亚大陆最早的高阶技术见证。
玄序展开更新后的《泥河湾源脉图》,岑家湾遗址的橙黄色脉络已被三道灰白色咒符锁死:拼合组密集区、古火塘遗迹、燧石原料露头,三点构成的 “技术起源三角” 正被能量场挤压。“新庙庄是枢纽,岑家湾才是根。” 他指尖划过羊皮卷上 “石核初鸣” 的古文字,纹路突然渗出淡金色光芒,“110 万年前的准备石核技术,是模式 2 技术的东方形态,比华南早 30 万年 —— 蚀魂者要把这源头说成是外来技术的残次品。”
苍烈的机甲率先冲破雾霭,扫描仪传回的画面让舱内众人倒吸冷气:遗址核心的保护棚已坍塌大半,2000 余件石制品散落在黄土中,半数以上的石核正褪去预制台面的痕迹;古火塘遗迹被灰白色光晕包裹,原本能证明用火温度的磁化灰烬层正化作粉末;东侧的燧石露头处,蚀魂者正用激光灼烧石料,将本土燧石的成分数据篡改成 “非洲进口” 的虚假信息。“发现蚀魂者主力!” 机甲的武器系统自动锁定目标,三百名戴 “起源面具” 的蚀魂者正围着拼合组埋设磁石阵眼,“他们在构建‘技术降级场’,还有十分钟就会彻底篡改地层记忆!”
玄龙号降落在临时营地时,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老研究员谢飞正抱着块破碎的燧石核发抖。这位 1984 年发现岑家湾遗址的老人头发花白,指腹摩挲着石核上残存的预制痕迹:“这是准备石核技术的关键啊!” 他将石核凑到扫描仪前,屏幕上瞬间浮现出剥片序列 —— 古人类先修整台面,再沿着预设角度剥离薄石片,最后将石片截断制成尖状器,“你看这工序,层级化、标准化,怎么可能是原始技术?2024 年的 PNAS 论文都证实了,这是欧亚大陆最早的!” 话音未落,古火塘方向传来闷响,刚出土的一组拼合石片突然崩裂,碎片上的剥片痕迹瞬间消失。
“必须重启‘拼合链 - 火塘魂 - 石核语’三重起源锚点!” 玄序的羊皮卷突然无风自动,“拼合组是技术流程的活证据,火塘是能量掌控的起点,燧石原料是本土创新的根基 —— 三者联动才能唤醒百万年前的技术记忆。” 他看向裴树文,后者立刻调出高精度 3D 模型:“遗址拼合率高达 30%,是世界早更新世遗址最高的,只要能重建核心拼合组,就能反向稳固技术基因。”
萧承煜和陈风冲向拼合组密集区时,最完整的一组燧石拼合已裂成十七块。陈风的平板电脑自动连接遗址数据库,屏幕上原本连贯的剥片动画正变成杂乱的石片堆积:“他们在删除工序记忆!” 他突然蹲下身,捡起一块带截断痕迹的石片,声音带着难以置信,“这是有意截断的半成品,和裴教授论文里的修尖工具完全一致 —— 古人类的认知能力根本不逊于阿舍利人群!” 萧承煜将永续晶石按 “原料 - 预制 - 剥片 - 修整” 的顺序嵌入地面,橙黄色光流顺着石片蔓延,碎裂的拼合组竟开始自动归位。“快用 3D 扫描锁定拼合面!” 萧承煜喊道,“每道痕迹都是技术语言,不能再丢了!”
陈风的手指在扫描器上翻飞,突然停在一块石核的台面处:“这里有预制痕迹!” 全息投影中,光流勾勒出古人类用石锤修整台面的动作,与新庙庄楔形细石核的预制工艺形成清晰传承,“原来新庙庄的技术是从这里来的!” 但就在拼合组即将完整的瞬间,灰白色咒符突然爆发强光,石核上的预制痕迹再次淡化。蚀魂者的嘶吼声从雾霭中传来,为首的黑衣人挥着骨杖,杖头的暗紫色光刃直劈拼合组:“东方人根本不配拥有早期高阶技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请大家收藏:(m.20xs.org)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