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记者?” 焱忍不住问。
“以前是教书匠,后来……算是战地记者吧。” 中年人笑了笑,笑容苦涩,“总得有人把这里发生的事情记下来,告诉后面的人,告诉未来的人。不能让他们就这么……白白死了,白白忘了。”
不能忘了。
这句话像一道光,穿透了焱心中的迷雾。
是啊,他无法改变这场战争的进程,无法挽救大多数人的生命。但他可以“记住”。用他这双来自未来的眼睛,更深刻地观察、感受、记录下这个时代最真实、最残酷的切片。这或许是他存在于这个时空的独特意义。
从那天起,焱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和记忆。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承受战争的士兵“狗娃”,他开始像一个隐形的记录者,用眼睛、用耳朵、用心去“拍摄”这个时代。
他记住了一个老兵在饿极了的时候,把最后一口炒面让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孤儿;
他记住了一个医护兵在弹药耗尽时,用身体掩护伤员,自己被打成了筛子;
他记住了那些普通百姓,在失去一切后,依然把仅有的粮食塞到士兵手里,说着“吃饱了,好打鬼子”;
他也记住了溃退时的混乱,个别人的懦弱,以及资源极度匮乏下人性的某些阴暗面……
这些鲜活的、未经粉饰的细节,远比历史书上冰冷的数字和宏大的叙事,更能触及灵魂。
在向后方转移的路上,他们偶尔也会遇到小股的日军或伪军,发生小规模的交火。焱的肩膀伤势未愈,无法进行激烈的白刃战,但他凭借着逐渐磨练出的战场嗅觉和冷静,开始用缴获的三八大盖进行精准射击。他不再是那个闭着眼睛胡乱挥砍的新兵,他的眼神里多了一份沉静和决断。
他甚至利用一次伏击的机会,救下了那个战地记者(他叫陈明)。当时陈明被两个鬼子盯上,险些丧命,是焱在百米开外,用两发子弹结果了敌人。
“狗娃兄弟,好枪法!” 陈明惊魂未定,由衷赞叹。
焱只是擦了擦枪管,没有说话。他救陈明,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同胞,或许更因为,陈明是那个试图“记住”的人。保护他,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保护这段历史不被湮没。
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他们这支残兵队伍,终于抵达了相对安全的后方休整区域。虽然依旧能听到远方的炮声,但至少暂时远离了最前线那种时刻面临死亡的压迫感。
站在后方小镇的街头,看着虽然清苦但秩序尚存的生活,看着孩子们在街上奔跑,焱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战争暂时被隔绝在外,但内心的烽火,却从未停息。
他摸了摸怀里,那本陈明送给他的、写满了一半的战地日记沉甸甸的。他知道,休整只是暂时的,他迟早还要回到前线。但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是“狗娃”,他带着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的观察,和一个记录历史的使命。
活下去,并且记住。
这成了支撑他在这个烽火年代,继续前行的微光。
喜欢100个真实梦境请大家收藏:(m.20xs.org)100个真实梦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