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零点的钟声刚过,陆哲远就坐在了安全屋的电脑前。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滚动着,映得他眼睛发亮。距离张启元扩大 “时空闭环” 实验范围还有不到两天,摧毁 “时间稳定器” 的计划虽已初步成型,但潜入时序科技核心实验室的风险极高 —— 那里不仅有层层安保,核心系统还设置了严密的网络防护。“必须掌握入侵技术,才能在行动时瘫痪他们的监控和警报系统。” 陆哲远心里暗下决心,指尖在键盘上轻轻敲击,打开了提前下载好的黑客教程。
对他而言,循环最大的优势就是 “时间无限”。以往学习医术、格斗时,他早已摸清了高效学习的节奏,这次攻克黑客技术,他同样制定了清晰的计划:每天用 8 小时学习理论知识,4 小时在模拟环境中练手,剩余时间则用来复盘总结,遇到难题,就利用下一个循环从头再来,直到完全掌握。
第一个循环,陆哲远从最基础的 “网络协议”“编程语言” 学起。教程里晦涩的术语,比如 “TCP/IP 协议”“SQL 注入”,起初像天书一样难懂,他就把每个知识点拆解成小模块,逐个突破。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会在网上找十几份不同的资料对比学习,还会在技术论坛上发帖请教,虽然得到的回复寥寥,但每次循环,他都能带着前一次的疑问,更快找到答案。一天下来,他只掌握了最基础的代码编写,连简单的网站后台都无法进入,手指在键盘上敲得生疼,却连 “入门” 的门槛都没摸到。
第二个循环,陆哲远调整了策略。他不再死磕理论,而是直接在模拟环境中实践。他下载了专门的黑客练习平台,从 “破解简单密码”“搭建本地服务器” 等基础任务做起。第一次尝试破解一个测试用的账号密码,他用了整整 6 小时,试遍了常见的密码组合,都以失败告终。直到最后,他才想起教程里提到的 “字典攻击”,用工具生成包含常用密码的字典文件,才成功登录。那一刻,屏幕上弹出的 “登录成功” 提示,让他瞬间找到了方向。接下来的几天,他沉浸在模拟环境中,从破解简单的网站,到入侵小型公司的测试服务器,技术水平飞速提升。
到了第五个循环,陆哲远已经能轻松破解普通公司的防火墙。他尝试入侵一家本地的小型电商平台,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就绕过了对方的防护系统,进入后台数据库。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用户信息,他没有丝毫兴奋,反而更加清醒 —— 这些技术,只是为了应对时序科技的网络防护,绝不能用于非法用途。他快速退出系统,将入侵过程中的漏洞记录下来,作为后续优化技术的参考。
第七个循环,陆哲远觉得时机成熟,决定第一次尝试入侵时序科技的系统。他坐在电脑前,深吸一口气,手指放在键盘上,却迟迟没有按下。时序科技的网络防护,绝非普通公司可比,他必须谨慎行事。他先通过公开渠道搜集时序科技的网络信息,比如公司官网的 IP 地址、服务器端口,还利用之前苏曼琪提供的合作合同,找到了曼琪科技与时序科技数据交互的接口,试图从中找到突破口。
一切准备就绪,陆哲远开始行动。他先用 “端口扫描” 工具,探测时序科技服务器开放的端口,发现大部分常用端口都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少数几个端口对外开放,且都设置了严密的防护。他选择从一个看似不起眼的 “文件传输端口” 入手,尝试用之前掌握的 “SQL 注入” 技术,向服务器发送恶意代码。然而,代码刚发出,屏幕上就弹出 “连接被拒绝” 的提示,紧接着,他的 IP 地址就被对方拉黑,短时间内无法再次连接。
“好强的防护!” 陆哲远皱起眉头,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他没有气馁,利用下一个循环,重新分析失败原因。这次,他换了一种思路,尝试通过曼琪科技的数据接口入侵。苏曼琪曾提到,曼琪科技与时序科技有数据交互,他推测,这个接口的防护可能相对薄弱。他伪造了曼琪科技的数据包,模仿双方的数据传输格式,试图混进时序科技的内部网络。然而,数据包刚发送出去,就被对方的 “入侵检测系统” 拦截,屏幕上弹出 “数据包异常,已记录” 的警告,吓得他立刻断开网络连接。
接下来的几天,陆哲远尝试了各种方法:用 “代理 IP” 绕过 IP 拉黑,用 “木马程序” 试图控制时序科技的终端设备,甚至尝试破解时序科技员工的个人账号,希望能从中找到突破口。但每次,他都被对方的防火墙挡在门外。时序科技的网络防护,就像一堵铜墙铁壁,不仅有多层防火墙,还有实时监控系统,一旦发现异常,就会立刻采取措施,甚至反向追踪他的位置。有一次,他差点被对方锁定安全屋的 IP,幸好他反应迅速,及时断开网络,才没有暴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时间囚笼千年回响请大家收藏:(m.20xs.org)时间囚笼千年回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