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莲,父王永远爱你!”这是遗书的最后一句话。
然而,这份遗书的真伪难以确认,因为其中透露的信息过于惊人。
在许多人心目中,韩王安远非明君,若他真有如此谋略,姬无夜一党也不至于坐大至此。
更令人唏嘘的是韩非的处境——生前不受父王信任,死后仍被提防,甚至被担心会抢夺韩宇的王位。
同为子嗣,待遇却天差地别。
但真假有时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人们愿意相信什么。
只要众人认定它是真的,那它便是真的;反之,即便是事实,若无人认可,它也会被视为虚假。
张开地在韩王安的寝宫中发现了一份遗诏,这让他看见了一个扭转han国局面的契机。
han国亟待变革,虽然韩非比起韩宇更胜任君王之位,但张开地却无意扶持韩非。
原因清晰明了——韩非与嬴天衡过从甚密,若他登基,han国恐将倾覆。
而野心勃勃的韩宇绝不会屈从于秦国。
这份加盖了韩王印玺的遗诏明确指定由韩宇继位,张开地自然认定其真实可信。
然而亲近韩非的朝臣提出了质疑:这只是一份加盖印玺的遗书,并非正式遗诏。
在论据不足的情况下,他们转而指控韩宇涉嫌弑君,以此阻挠其继位。
面对近在咫尺的王位,韩宇岂能拱手相让?这份诏书必须是真实的!而韩非的支持者则紧咬一点不放:韩宇是否谋害了先王?这个弑父嫌疑始终如影随形地缠绕着韩宇。
朝堂之上顿时剑拔弩张。
韩王安遗体尚未入殓,群臣却因这份突然出现的遗诏忘却了君王,为各自私利争执不休。
就在此时,韩非挺身而出!
虽然身为司寇的韩非权势不及韩宇,支持者也不如对方众多——特别是韩宇还获得了白亦非与张开地的拥护,更持有指定其继位的遗诏。
但韩非此次上朝,正是为了这封遗诏。
无论遗诏真假,韩宇都已陷入困局。
为改变han国命运,让百姓免于战火,韩非必须登上王位。
革新han国是他的夙愿,也是他归来的初衷。
出人意料的是,韩非并未直接质疑遗诏真伪,而是提议先妥善料理先王后事,再彻查韩王之死是否与韩宇有关。
这番言论让对峙的双方暂时平息了争执,转而和和气气地商议起治丧事宜。
目睹此景,韩宇心中愈发沉重。
他明白,待丧仪结束,真正的较量才会开始。
他既要洗脱弑父罪名,更要设法战胜韩非。
此刻的平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停歇。
韩王安突然离世,丧葬事宜由白亦非与张开地等人共同商议安排妥当。
王室事务处理完毕后,韩非特意去安抚了妹妹红莲。
在众多公子公主中,红莲最为悲痛,毕竟她曾是韩王最疼爱的掌上明珠。
当韩非回到紫兰轩时,嬴天衡一行人早已等候多时。
张良来得最早,只是静坐一旁并未饮酒。
"诸位倒是清闲,我可忙得脚不沾地......"韩非闻到酒香,紧绷的神色终于舒缓几分。
唯有在此处,他才能卸下防备,远离朝堂纷争。
他自斟自饮,一杯接一杯。
张良欲言又止:"韩兄,祖父他......"想到祖父张开地公然拥护韩宇,而自己却支持韩非,这让他处境尴尬。
韩非摆摆手:"子房不必多言,相国大人为国尽忠,我岂会记恨?你该想想如何向他解释才是。
"
"我......"张良语塞,确实不知从何说起。
卫庄放下酒盏:"遗诏之事我们已知晓,如今朝堂局势如何?"
韩非苦笑:"局面非我所愿,但王位之争势在必行。
四哥他......"
卫庄冷声道:"妇人之仁!张开地既已表态,必有纷争。
"
"有诸位相助,何惧之有?"
卫庄目光扫过张良:"相国虽权重,但白亦非执掌兵符,这才是你的依仗!"提及兵权,众人神色俱凛。
在绝对武力面前,任何权谋都显得苍白。
嬴天衡举杯:"韩兄须早作决断,新时代拉开序幕已迫在眉睫。
若你难以下定决心,我们愿代为效劳!"
韩非眼中闪过挣扎:"父王遗诏要手足同心。
四哥虽不亲近,终究血脉相连。
同室操戈......"
---
嬴天衡嗤笑一声,“天真!你们表面上是兄弟,实则早已势同水火,即便你心慈手软,他日他也必会对你痛下杀手!”
韩非目光一沉,反问道,“殿下,若换作是你,当如何抉择?”
“本宫绝不会让此事发生。
”嬴天衡指尖轻叩案几,语气森然,“安分者尚可留得一命,若有异心者……斩!”
他眼底闪过一丝讥讽。
嬴政子嗣众多,不过同父而异母,若真有人蠢蠢欲动,不必他出手,嬴政自会清理门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我,最尊太子,召唤不良人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秦,我,最尊太子,召唤不良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