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回老秦头生病,儿子帮他收拾院子,把那些旧东西都扔了,院子一下子宽敞了不少。老秦头病好后,看着干净的院子,说 “以前总觉得东西越多越好,可现在才明白,东西越多,越累人。你想把啥都攥在手里,最后反而被东西牵着走”。
村里的刘奶奶就通透,她的屋里啥多余的东西都没有,衣服就那么几件,家具也只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可她每天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过得舒舒服服。刘奶奶说:“人这一辈子,要学会给日子做减法,把没用的东西扔了,把没用的人忘了,日子才能轻松。”
7、活得累,多是被别人的日子缠了心
村里的王二婶,总爱跟别人比 —— 看到李婶家买了新自行车,她就觉得 “我家也得买一辆,不然让人看不起”;看到张大爷家的孙子考上了中学,她就跟自家孙子说 “你得好好学,不然不如人家”。结果她天天琢磨着跟别人比,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人越来越瘦。
她娘跟她说:“你别总盯着别人的日子过,你看看你自己 —— 家里有菜吃,有衣穿,孙子也听话,这还不够好吗?你总觉得别人过得好,就觉得自己过得差,可你没看到别人背后的难。李婶家买自行车,是攒了半年的钱;张大爷家的孙子,是天天学到半夜才考上中学。”
王二婶听了,慢慢不再跟别人比,每天在家种种菜、看看孙子,日子反而过得舒心了。她说:“以前总觉得自己拥有的少,可现在才明白,不是拥有的少,是太容易被别人的日子累着心。”
8、活得通透的人,不刻意留着要散的关系
村里的陈先生,以前总爱刻意维系关系 —— 谁家办喜事,他再忙也会去帮忙;谁找他借钱,他不好意思拒绝;可就算他做得再好,有些关系还是慢慢淡了。后来陈先生想通了,不再刻意去讨好谁,不再刻意去维系那些要散的关系,反而留下了几个真心对他的朋友。
有回陈先生生病,那几个朋友天天来家里看他,帮他做饭、打扫卫生,陈先生说:“真正的朋友,不用你刻意去维系,你不说话,他也知道你想啥;你遇到难处,他不用你说,就会来帮你。那些需要你刻意去讨好、去维系的关系,就算你再努力,也不会长久。”
村里的老周也说:“人和人之间,就像地里的庄稼,合得来的,不用你管,也能一起长;合不来的,你再用心,也长不到一起。你不用刻意去追求什么关系,做好自己,自然会有跟你合得来的人。”
9、你接纳啥,啥就走;你对抗啥,啥就留
村里的李大叔,以前总爱跟别人较劲 —— 别人说他种的菜不好,他就跟人吵;别人说他的农具不好用,他就气得好几天不说话。结果他天天跟人较劲,人越来越瘦,日子也过得不开心。
后来李大叔听了老和尚的话,不再跟人较劲 —— 别人说他的菜不好,他就说 “你说得对,我下次改进”;别人说他的农具不好用,他就说 “我再琢磨琢磨,看看咋能改得好用点”。慢慢的,没人再跟他较劲了,他的日子也过得舒心了。
李大叔说:“你越在乎别人的意见,别人的话就越能影响你;你越不在乎,别人的话就像风吹过,啥也留不下。一个人最好的心态,就是‘无所谓’—— 你能接受好的,也能接受坏的,那些让你痛苦的事,自然就会消失。”
10、急着要结果,是最傻的活法
村里的小敏,去年想学着写毛笔字,才写了半个月,就说 “我咋还写不好,是不是我没天赋”,然后就不写了;后来她想学着做饭,才做了几顿,就说 “我咋做的饭不好吃,还是别做了”,也放弃了。
她娘跟她说:“你别总急着要结果,写毛笔字,得练上一年半载才能写好;做饭,得做上几十顿才能摸清门道。你看村里的老木匠,学做家具,学了三年才出师;你看镇上的裁缝,学做衣服,学了两年才敢自己开店。”
小敏听了,不再急着要结果,慢慢学着写毛笔字、学着做饭,现在她的毛笔字写得有模有样,做的饭也好吃了。她说:“以前总觉得看几本书就能知识渊博,交几个朋友就能得到帮助,可现在才明白,哪有那么容易的事?你得慢慢做,慢慢学,欣赏这一路的风景,其实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结果。”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人性的那些事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