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老木匠刘师傅,给人做家具,从不说 “要做得完美”,总是先做个大致的样子,再慢慢修改。有人问他 “你咋不一开始就做得完美”,刘师傅说 “哪有啥十全十美的家具?你一开始就想着要完美,反而不敢动手,计划也推进不了。你先做出来,再慢慢改,才能越做越好”。
村里的后生小敏,想学缝荷包,总想着 “要缝得跟店里卖的一样完美”,结果剪了好多布,也没缝成一个;后来她学着刘师傅,先随便缝一个,再慢慢调整针脚,没过多久就缝得有模有样了。
小敏说:“以前总觉得要做得完美才好,结果啥也没做成。现在才知道,真正的好,不是一开始就完美,是在做的过程中慢慢改出来的。你想着十全十美,其实是不想动手,给自己找借口。”
7、假装喜欢累得慌,身体不会骗人
村里的小刚,去年看别人学开车,也跟着学,可每次坐在驾驶座上,就觉得头晕、手发抖,学了半个月,也没学会。他爹说 “你咋这么笨”,小刚说 “我也想喜欢开车,可我身体不答应”。后来小刚跟着老木匠学做木工,每天刨木头、凿榫卯,不仅不觉得累,还越做越开心,没过多久就学会了做小凳子。
老木匠说:“你假装喜欢一件事,身体会诚实 —— 你累、你难受,都是身体在抗议。就像小时候被逼着补课,补到吐,长大后就不想再学习了一样。你别学着别人做这做那,得找让自己身心都舒服的事做,这样才不会累,也才能做好。”
小刚说:“我现在做木工,每天都觉得开心,这才是真的喜欢。以前假装喜欢开车,真是太累了。”
8、对过去纠结太多,就是折腾自己
村里的张大妈,前几年因为儿子没考上大学,总纠结 “我要是当初多逼他学点就好了”“我要是给他找个好老师就好了”,每天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人越来越瘦,还总生病。
后来她去镇上的医院看医生,医生说 “你这是想太多,把自己折腾坏了”。张大妈听了,慢慢不再想儿子没考上大学的事,反而帮儿子开了个小修理铺,儿子的生意越来越好,张大妈也越来越开心。
张大妈说:“纠结过去有啥用?改变不了结局,还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了。人得有翻篇的本事 —— 过去的事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你得往前看,才能看到好风景。”
村里的老支书也说:“我年轻的时候丢了一笔钱,纠结了好几天,后来想通了,丢了就丢了,再赚回来就行。你总想着过去的事,精力都被耗光了,啥也做不成。”
9、相处要给人好心情,不舒心就远着点
村里的王二婶,以前总爱跟李三嫂来往,可每次跟李三嫂在一起,李三嫂就说 “你家娃没本事”“你穿的衣裳不好看”,王二婶听了,心里总不舒服,可又不好意思说。后来王二婶听了老支书的话,不再主动找李三嫂,反而跟村里的刘奶奶来往,刘奶奶总说 “你家娃真孝顺”“你织的毛衣真好看”,王二婶的心情也越来越好了。
王二婶说:“跟人相处,就是要互相给好心情。要是跟谁在一起,你总觉得难受、憋屈,能远着就远着;要是不能远着,就表面上过得去就行,别想着跟他多亲近。真正能长久的关系,都是你给我点开心,我给你点舒服,这样才能处得久。”
刘奶奶也说:“我跟人相处,要是觉得不舒心,就不跟他来往了。人这一辈子,活得开心最重要,别跟让自己难受的人较劲。”
10、总待在安稳里,会丢了好多可能
村里的老周,以前总爱待在家里,除了种地,就是坐在门口晒太阳,有人劝他 “去镇上看看,说不定能找到好活”,他说 “我在家挺好,安稳”。后来村里有人去镇上开了布店、修了农机,都赚了钱,老周才后悔 “我要是早出去看看,说不定也能做点啥”。
今年春天,老周跟着儿子去镇上转了转,发现镇上需要人帮忙看菜园,他就去了,每天浇浇菜、除除草,还能赚点钱,他笑着说 “以前总待在家里,以为安稳,其实是把好多机会都丢了”。
村里的后生小栓也说:“我以前总爱宅在家里,后来去镇上学种蔬菜,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新鲜事。人不能总待在一个地方,得走出去,试试新东西,这样人生才有更多可能。”
老周说:“待在安稳里,就像把自己关在小屋里,看不到外面的风景。你走出去,打破安稳的日子,说不定就能遇到好机会,让日子过得更有意思。”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人性的那些事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