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见人,多留个心眼,别掏真心
村里的王大伯,以前见着生人总爱掏心窝子。有次镇上的小贩来村里收粮食,第一次见面,王大伯就跟人说 “家里存了多少粮”“今年想卖个啥价”,还热情地留人家吃饭。结果小贩摸清了底细,故意压价,王大伯想还价都没了余地,最后亏了不少钱。
后来王大伯学乖了,再跟人第一次打交道,只说些不咸不淡的话,不轻易露自己的底。他说:“初见人,别觉得不好意思藏心思。你要是第一次就热得像团火,把啥都告诉人家,万一遇着不实在的,就是给自己挖坑,后面想填都填不上。要是觉得这人靠谱,下次再慢慢掏真心也不迟,人和人相处,本来就是有来有回的事。”
村里的人都懂:第一次打交道,谁也摸不清谁的底细。你太热情、太实在,容易被人拿捏;多留个心眼,藏几分心思,不是耍心机,是保护自己,别让自己吃了亏。
2、遇着没良心的人,别纠缠,转身就走
村里的李四,以前总觉得 “人心都是肉长的”,遇着没良心的人,也想试着 “唤醒他”。有次邻居借了他的钱,说好月底还,结果拖了大半年都不还,还说 “不就这点钱吗,至于天天要?”。李四没生气,还跟人讲道理,说 “我家里也等着用钱”,可邻居还是不还,最后两人闹得很僵,李四也憋了一肚子气。
王大伯见了,就劝李四:“没良心的人,骨子里就没长那根弦,你再怎么说、再怎么做,也唤醒不了他。别跟这种人纠缠,浪费时间还气自己,转身走了就好,别让他给你的日子添堵。”
李四听了,不再跟邻居要账,也不再跟他来往。后来邻居见李四不纠缠了,反而自己不好意思了,偷偷把钱还了回来。李四说:“中年才懂,遇着没良心的,别较劲,转身就走,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3、人只听自己想听的,别傻傻 “知无不言”
村里的小周,以前在镇上的工厂上班,老板开会时说 “大家有啥想法尽管说,知无不言”。小周当真了,把工厂里 “流程太复杂”“有些老员工偷懒” 的问题全说了出来,还提了不少改进建议。结果老板没采纳,反而觉得小周 “爱挑事”,慢慢把他边缘化了。
王大伯跟小周说:“你太傻了,人都只听自己想听的,不符合自己想法的,再好的建议也听不进去。老板说‘知无不言’,不过是场面话,你还真啥都说?下次再遇到这种事,先说说别人想听的、喜欢听的,等人家愿意听你说了,再慢慢说自己想说的。”
小周慢慢懂了:跟人打交道,尤其是跟领导、跟不熟悉的人,别傻傻地啥都说。先顺着人家的心思说,再找机会说自己的想法,才能让人听进去,不然只会吃力不讨好。
4、得到了别 “惜面子”,保持 “不介意” 才能再前进
村里的赵叔,以前家里穷,啥都不在乎,一门心思赚钱。他推着小车去镇上卖菜,不怕别人笑话,也不怕累,慢慢攒了些钱,还开了家小饭馆。可开了饭馆后,赵叔就变了,怕别人说 “饭馆菜不好”,怕别人说 “自己以前是卖菜的”,做事缩手缩脚,饭馆生意也越来越差。
王大伯跟赵叔说:“你以前啥都没有,啥都不介意,才能赚到钱。现在有了点小成就,就开始惜面子,前怕狼后怕虎,咋能前进?你要是还像以前那样,不在乎别人咋说,该咋干咋干,饭馆生意肯定能好起来。”
赵叔听了,不再惜面子,亲自去后厨盯菜,还主动跟顾客聊天,问人家 “菜好不好吃”“有啥建议”。慢慢的,饭馆生意又红火了起来。赵叔说:“中年才懂,得到了别被面子绑着,保持‘不介意’的姿态,才能收获更多。”
5、不合群不是你的错,做自己才是真
村里的小芳,以前总觉得自己 “不合群”,别人一起聊家长里短,她不爱参与;别人一起打麻将,她也不感兴趣。她总怀疑自己 “有问题”,试着跟别人一起玩,可玩着玩着就觉得没意思,还特别累。
王大伯见了,就跟小芳说:“丑小鸭的世界里,天鹅都有罪。不合群不是你的错,是你跟那个群不搭。你是天鹅,就别非要往丑小鸭的群里凑,做自己才是人生的真谛。你要是总想着让别人认同你,就永远在追别人的路上;你做自己,自然会有认同你的人来找你。”
小芳听了,不再勉强自己合群,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上,看书、做手工。慢慢的,她认识了几个跟她一样喜欢手工的朋友,相处得特别舒服。小芳说:“中年才懂,做自己最轻松,也最踏实。”
6、别跟人比,比较是幸福的毒药
村里的张婶,以前总爱跟人比。见邻居家的媳妇买了新衣服,她就赶紧也买一件;见邻居家的孩子考上了好大学,她就埋怨自己的孩子 “没出息”。越比越觉得自己日子过得差,越比越不开心,天天愁眉苦脸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人性的那些事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